[实用新型]电子元件引脚成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1105163.2 | 申请日: | 2015-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539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25 |
发明(设计)人: | 王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迪赛奇正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F1/00 | 分类号: | B21F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鼎佳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8 | 代理人: | 王伟锋;刘铁生 |
地址: | 100070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元件 引脚 成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元件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容引脚成型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近几年数据业务的飞速发展和分布式供电系统的不断推广,模块 电源技术广泛应用于交换设备、接入设备及光传输等各种领域。
目前,所有电源模块上都要焊接电容、电阻等电子元件,且大部分电 容、电阻等电子元件在使用前都需要对其引脚进行成型,现有技术在进行 电子元件引脚成型时,主要通过工人手工操作对电容引脚进行成型,在作 业过程中,由于手工操作时人工力度不同,容易在进行引脚掰弯时对电子 元件本体产生应力损伤,使电子元件损坏,一旦电路中使用损坏的电子元 件则会造成电源模块短路、烧机,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电子元件引脚成型 装置,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减少电子元件引脚成型过程中对电子元件本 体的损伤,从而更加适于实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电子元件引脚成型装置,其包括:
容纳部,所述容纳部的顶部具有至少一个用于容纳电子元件本体的容 纳凹槽;
下压部,包括驱动机构、基板、弹性地设置于所述基板底部的电子元 件本体压板、设置于所述基板底部的电子元件引脚成型压板;
所述驱动机构的连接杆与基板连接,所述驱动机构的驱动端控制连接 杆下压所述基板至第一位置,所述电子元件本体压板将电子元件本体固定 在容纳凹槽内,驱动端控制驱动机构继续下压所述基板至第二位置,通过 弹性作用力,所述基板靠近所述电子元件本体压板,所述电子元件引脚成 型压板在所述容纳凹槽的侧面下压电子元件引脚。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 现。
优选的,前述的电子元件引脚成型装置,其中所述的电子元件本体压 板包括本体紧固部分及引脚紧固部分,所述基板在第一位置时,所述本体 紧固部分将电子元件本体固定在容纳凹槽内,引脚紧固部分将电子元件引 脚部分紧固在容纳凹槽槽口。
优选的,前述的电子元件引脚成型装置,其中所述的下压部还包括支 撑板、第一组滑杆、第二组滑杆以及弹性部件;
所述第一组滑杆固定于所述支撑板一侧;
所述基板滑动连接在所述第一组滑杆及第二组滑杆上;
所述第二组滑杆连接基板及电子元件本体压板;
所述弹性部件套在所述第二组滑杆上,两端分别与基板的底面以及电 子元件本体压板的顶面抵触。
优选的,前述的电子元件引脚成型装置,其中所述的电子元件引脚成 型压板位于所述电子元件本体压板一侧。
优选的,前述的电子元件引脚成型装置,其中所述的容纳部两侧设置 有用于限制电子元件本体压板下压位置的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为U型限位 块。
优选的,前述的电子元件引脚成型装置,其中所述的驱动机构的驱动 端铰接于所述连接杆,所述驱动端由第一位置旋转到第二位置,带动所述 连接杆向下移动。
优选的,前述的电子元件引脚成型装置,其中所述的驱动机构的连接 杆一侧固定在所述支撑板上。
优选的,前述的电子元件引脚成型装置,其中所述的电子元件引脚成 型装置还设置有底座,所述容纳部及所述支撑板固定在所述底座上。
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一种电子元件引脚成型装置至少具有 下列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迪赛奇正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迪赛奇正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10516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股拉线弯曲装置
- 下一篇:一种卧式组对机导向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