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移动工具式孔桩防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1104916.8 | 申请日: | 2015-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430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8 |
发明(设计)人: | 朱皓;黄垚;张凌国;邓科松;汪兴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四局第五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1/32 | 分类号: | E04G21/32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刘楠;李余江 |
地址: | 550003 贵州***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移动 工具 式孔桩 防护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孔桩临边防护支护装置,属于建筑防护装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常见的孔桩临边防护为临时钢管扣件搭设,这种栏杆的搭设需要大量人工进行,在施工中耗费大量劳动力,施工较为复杂,工期一天左右,防护钢管只是立在孔桩四周,无固定。很多人工挖孔桩直接省去临边防护。而随着现今建筑市场劳动力成本逐年提升,在部分城市已经出现劳动力短缺的情况,因此,减少劳动力投入,增强机械配合施工,是当今建筑施工的主题。现有技术亟需一种易于加工制作、便于安拆的移动式孔桩临边支护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孔桩防护装置中存在的无法移动、拆卸安装困难等问题,提供一种方便、有效的可移动工具式孔桩防护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它是这样一种可移动工具式孔桩防护装置,它包括由防护栏杆组成的三个防护框架,每个防护框架由两根竖杆和三根横杆组成,三个防护框架环绕设置在孔桩的三面,预留一面作为通道;相邻的防护框架通过连接件实现组装;连接件包括焊接在相邻的防护框架的竖杆上的插销耳朵和用于穿过插销耳朵锁定的转动轴螺杆。
在孔桩护壁上预埋有端头出露在外的连接螺栓,每个防护框架的最下层一根横向防护栏杆上设有预留孔洞,所述连接螺栓的出露端头穿过防护栏杆上的预留孔洞后通过紧固螺母固定。
相邻的防护框架上的插销耳朵的位置错位叠合在一起,然后穿过转动轴螺杆后,两边的框架就可以以转动轴螺杆为轴转动。
该移动式孔桩临边防护尺寸可对应不同孔桩设置,适用于各种大小人工挖孔桩的防护。通过转动轴螺杆连接相邻的防护框架,可以实现快速安拆,并且可以实现防护框架的转动,因此,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方便、有效的可移动工具式孔桩防护装置,值得推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可移动工具式孔桩防护装置整体结构俯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可移动工具式孔桩防护装置整体结构立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可移动工具式孔桩防护装置整体结构展开图;
图4是连接件组装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孔桩,2-防护栏杆,3-紧固螺母,4-连接螺栓,5-预留孔洞,6-连接件,7-转动轴螺杆,8-插销耳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先看图1,图1展示了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也即为防护主体与孔桩1连接的基本结构,可以看到,首先本实用新型的这种防护装置是一种支护栏杆,主要由横杆和立杆组成防护拉杆2的骨架,横杆、立杆是圆形钢管,最下排的横杆钢管中间设置预留孔洞5,然后将其穿在孔桩1的护壁上的连接螺栓4的外露端头上,再用紧固螺母3从侧边拧紧,连接螺栓4预埋在孔桩1的混凝土中,使孔桩1与防护栏杆2连接牢固,从而使整个防护结构固定住。
看图2,图2展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面的立视图,即一个防护框架的立视图,从图中可以看出,最下方的横杆防护栏杆2在孔桩1的锁扣下10cm处。单面防护框架的上下两横杆距离为60cm,立杆长度根据孔桩1大小可设定,通常为110cm,130cm,160cm,190cm或230cm。
看图3,图3展示了三个面的防护框架的平面展开图,从图中可以看到,相邻的防护框架通过相邻的竖杆上的连接件6进行铰接,实现快速安拆及转动,连接件6的结构以及组装方式如图4所示,图4中,首先在相邻的防护框架的竖杆上焊接有插销耳朵8,相邻的防护框架上的插销耳朵8的位置高低交错,使两根竖杆靠拢时,两个插销耳朵8能够叠合在一起,二者的插销孔贯通,从而通过一根转动轴螺杆7穿过两个插销耳朵8的插销孔后,两个防护框架就能够绕该转动轴螺杆7转动。
具体实施时,把各个防护框架打开,将防护框架相邻立杆的插销耳朵8对接,插上转动轴螺杆7,将防护框架放置孔桩1四周,将之前在孔桩1护壁上预埋的连接螺栓4插入防护框架最下方的横杆上的预留孔洞5,然后用紧固螺母3固定,整个防护架体基本完成。
当然,以上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应用范例,本实用新型还有其他的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所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四局第五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建四局第五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10491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挖掘机液压夹钳
- 下一篇:建筑结构层间测量基点放线孔保护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