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方便更换的轴和工程机械有效
申请号: | 201521104192.7 | 申请日: | 2015-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605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25 |
发明(设计)人: | 韦仕持;温正方;陆茶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一海洋重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C3/02 | 分类号: | F16C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9050 广东省珠海市金***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方便 更换 工程机械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方便更换的轴和工程机械。
背景技术
轴一般是使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相互铰接,也称为销轴。当轴磨损需 要更换时,首先需要将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支撑起来,然后借用专用工具 将旧轴拆出,在装新轴时,需要将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之间的轴套装上, 然后插入新轴。目前,现有技术的轴在更换时存在以下技术问题:1、首先需要 将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支撑起来,才能拆除旧轴,费时费力,更换新轴困 难。2、在装新轴时无导向,轴不好装进;另外当轴上装较多的轴套等部件时, 装新轴时需要一个一个重新对好才能装上,比较麻烦,费时费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方便更换的轴和工程机械,实现方便快捷 的更换新轴,提高作业效率。
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方便更换的轴,在轴的左端面上开设有凹 槽,在轴的右端面上开设有凸台。
进一步地,凹槽尺寸形状与凸台尺寸形状相匹配。
进一步地,凹槽为圆形凹槽,凸台为圆形凸台,圆形凹槽内径大于或等于 圆形凸台外径。
进一步地,凹槽为方形凹槽,凸台为方形凸台,方形凹槽可以容纳方形凸 台。
进一步地,在轴的左端面上开设有第一方形槽,第一方形槽延伸至在轴的 外表面;轴的右端面上开设有第二方形槽,第二方形槽延伸至凸台的外表面。
进一步地,在轴的左端面上开设有第一螺纹孔,在轴的右端面上开设有第 二螺纹孔;第一螺纹孔位于第一方形槽内,第二螺纹孔位于第二方形槽内。
进一步地,第一螺纹孔包括两个,两个第一螺纹孔对称布置,第二螺纹孔 包括两个,两个第二螺纹孔对称布置。
另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工程机械,包括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 及上述方便更换的轴,在第一连接件上开设有第一轴孔,在第二连接件上开设 有第二轴孔,轴插入第一轴孔和第二轴孔内。
另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工程机械,包括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 及上述方便更换的轴,在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之间设置有轴套,在第一连 接件上开设有第一轴孔,在第二连接件上开设有第二轴孔,轴插入第一轴孔和 第二轴孔及轴套内,在第一方形槽内安装有第一挡板,在第二方形槽内安装有 第二挡板。
进一步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通过螺栓固定在第一连接件和轴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方便更换的轴和工程机械,当需要更换新轴时,将 旧轴两端的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拆除,然后将新轴右端的凸台插入旧轴左端的 凹槽内,使新轴和旧轴组成一体,利用拆装轴装置或者铜锤作用在新轴的左端, 在旧轴的导向作用下,将新轴装进第一轴孔和第二轴孔内,同时旧轴被推出。 将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装上,实现一次更换新轴。新轴的安装和旧轴的拆除一 同完成,使更换新轴更方便快捷,减少了换轴的工作量。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 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 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轴主视图;
图2为图1的左侧视图;
图3为图1的右侧视图;
图4为图1的轴安装示意图;
图5为图4的侧视图;
图6为图1的轴更换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 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下面结合图1至6,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一种方便更换的轴4,在轴4的左端面上 开设有凹槽41,在轴4的右端面上开设有凸台40。凹槽41尺寸形状与凸台40 尺寸形状相匹配,也就是说凹槽41可以容纳凸台40。如图1和图2及图3所 示,凹槽41为圆形凹槽,凸台40为圆形凸台,圆形凹槽内径大于或等于圆形 凸台外径,使得圆形凹槽可以容纳圆形凸台。另外,凹槽41也可以采用方形结 构的方形凹槽,例如四边形凹槽、三边形凹槽、五边形凹槽等;凸台40也可以 采用方形结构的方形凸台,例如四边形凸台、三边形凸台、五边形凸台等。方 形凹槽可以容纳方形凸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一海洋重工有限公司,未经三一海洋重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10419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