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无汞血压计的测压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1103326.3 | 申请日: | 2015-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223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2 |
发明(设计)人: | 沈建明;沈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易拥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5/023 | 分类号: | A61B5/023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 31219 | 代理人: | 曹文衔 |
地址: | 202153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血压计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血压计,尤其涉及一种无汞血压计的测压结构。
背景技术
血压计是用于测量人体血压的医疗设备。目前所使用的血压计主要有听诊法血压 计和示波法血压计。
听诊法又分为人工听诊法和自动听诊法,水银血压计(压力计)、弹簧表式血压计 (压力表)就是早期的人工听诊法血压计,现在的人工听诊法有数显血压计、光柱血压计、光 显血压计、液晶血压计等;自动听诊法的技术难度大,目前使用较少。
示波法又叫振荡法,简单说就是获取在放气过程中产生的振荡波,通过一定的算 法换算得出血压值。目前市面上的绝大多数电子血压计均是采用示波原理来设计的。
在实际使用时,听诊法测量血压的准确率要高于示波法,所以到目前为止,水银血 压计依然被广泛的使用。众所周知,水银就是金属汞,其有剧毒,不仅对人体有害,而且非常 容易污染环境,是非环保材料。同时,水银的价格较高,因此导致水银血压计的成本较高。随 着国家对环境保护的重视,越来越多的有害材料被禁止使用,水银就是其中的一种。水银的 禁止使用会使得水银血压计被逐渐取代,因此,需要一种能够替代水银血压计的新产品。然 而众所周知,其它液体材料的密度都远远小于水银,为了显示相同的压力,其它液体材料的 液柱高度必然远远大于水银柱的高度,从而会使血压计的体积增加,难以满足便携的要求。 这也是无汞的听诊法血压计目前无法达到实用的根本原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结构合理,不需要使用汞作为指示剂 的血压计测压结构,以克服现有技术上的缺陷。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无汞血压计的测压 结构,所述无汞血压计包括测压结构和存液罐,所述测压结构包括透明管和标尺,透明管内 具有沿长度方向的通孔,所述测压结构还包括一储气室,所述储气室与所述通孔的上端连 通,通孔的下端与存液罐连通,所述通孔横截面的面积从上到下逐渐增大,所述存液罐中装 有无毒液体。
优选地,所述储气室上设有能够调节容积的调节机构。
优选地,所述储气室上设有通气阀,所述通气阀能够让所述储气室与大气相通。
优选地,所述透明管的下端与存液罐之间设有阻流开关。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无汞血压计的测压结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应用时,用无毒的水、油、防冻液等液体代替汞作为血压计的指示 液,同时通过设置储气室和变截面的通孔,使得在同样的袖带气压下,低密度的水等液体的 指示高度可以与汞柱的指示高度相同,从而使得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无汞血压计与常规血压 计体积相同,便于携带和使用。此外,本实用新型中的透明管不与大气相通,防止了无毒液 体泄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应用在无汞血压计上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应用在无汞血压计上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在图2中A-A处的剖视图。
图4为图3中B处放大图。
图中:1、测压结构2、存液罐3、输气球
4、袖带51/52、气管11、储气室
111、调节机构12、透明管121、通孔
122、通气阀13、标尺14、阻流开关
6、收纳盒
具体实施方式
说明书附图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 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 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 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所能涵盖的 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前”、“后”、“中间”等用语,亦仅为便于叙 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 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听诊血压计是一种医疗设备,其体积较小,使用方便,而且测量准确率高,应用非 常广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易拥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易拥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10332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