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粉罐车罐体及粉罐车有效
申请号: | 201521103192.5 | 申请日: | 2015-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038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04 |
发明(设计)人: | 熊军;韩新文;罗潘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神鹰汽车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90/02 | 分类号: | B65D90/02;B60P3/22 |
代理公司: | 襄阳市襄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2223 | 代理人: | 李佳怡 |
地址: | 442000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罐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改装车技术领域,具体来讲是一种粉罐车罐体及 粉罐车。
背景技术
随着公路运输业的发展,对单次运输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并且 现在的运输成本的不断提高,单次运输的量如果不相应提高,则运输 的利润难以保证。但是,国家对粉罐车的整车长、宽和高都做出了相 应的限制,现有的圆形罐体在符合整车长、宽和高的限制的情况下, 已经难以再提升容积,如果罐体整体采用方形结构会导致抗压能力不 够,并且在运输时及装载货物时,也会对方形的罐体产生冲击,导致 罐体边角处因冲击而破坏;因此如何在符合现有国家规定的情况下提 升粉罐车的罐体容积成了迫在眉睫的问题。
另外,粉罐车在车速快,行驶时间长和制动系统频繁启动时,会 引起刹车毂温度上升,影响刹车效果和缩短轮胎寿命,需要采用喷水 的方式对刹车毂和轮胎表面进行冷却处理,由于粉罐车截面为圆形, 一般将水箱吊装在罐体外侧,罐体的上走台下部,由于不能超出车辆 外廓,其容积小,且安装维护麻烦;由于与车辆无任何共用结构,导 致车辆自重加大。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粉 罐车罐体及粉罐车,增加了容积又保证了抗压和抗冲击能力,实现了 在不改变粉罐车车型的情况下将罐体的容积增大。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粉罐车罐 体,包括本体、设置于本体前端的前封头、设置于本体后端的后封头, 所述本体的顶部沿长度方向设置有行走平台,本体的底部与后封头之 间开有一个倾斜缺口;前封头的外表面设置有若干第一加强筋,后封 头的外表面设置有若干第二加强筋,且第一加强筋和第二加强筋均沿 竖直方向设置;本体的顶部沿长度方向还设置有若干第三加强筋,且 每根第三加强筋的两端分别向本体的两侧延伸。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本体横截面的上半部呈倒U形,本体横 截面的下半部呈半圆形。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一加强筋的一端与前封头顶部边沿平齐, 第一加强筋的另一端向前封头的底部延伸。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二加强筋的一端与后封头顶部边沿平齐, 第二加强筋的另一端向后封头的底部延伸。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行走平台包括平板,平板顶部的两侧分别 间隔设置有若干焊接板。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粉罐车,包括车架,车架的底部设置有多 个车轮,所述车架的顶部设置有上述的粉罐车罐体。
进一步改进在于:还包括喷淋管以及与喷淋管连通的水箱;所述 车架与本体的倾斜缺口之间设置有尾部大梁,尾部大梁的后端面开设 有一个弧形槽,所述水箱设置于弧形槽内;所述喷淋管沿车架的长度 方向设置,且喷淋管具有若干个喷淋头,每个喷淋头设置于对应的一 个车轮的上方。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水箱通过攀带固定于弧形槽内,且攀带的 一端与尾部大梁连接,攀带的另一端与车架连接。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车架的后端安装有一个防护装置,该防护 装置相对于车架向后下方倾斜;防护装置包括保险杠、以及与车架相 连的两个支撑臂;每个支撑臂的底部边沿设置有滑轨,每根滑轨上移 动设置有一个伸缩臂,保险杠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一个伸缩臂相连。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支撑臂设置有两组锁孔,其中一组锁孔靠 近车架的方向设置,另一组锁孔靠近保险杠的方向设置;所述伸缩臂 设置有一组与锁孔配合的弹簧锁,且弹簧锁的端部设置有拉环;伸缩 臂通过弹簧锁固定于支撑臂的一组锁孔中。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中,在本体、前封头和后封头分别设置有若干加 强筋,且本体横截面的上半部呈倒U形,本体横截面的下半部呈半 圆形,在固定长宽高的情况下尽量的提高了罐体的容积,又避免了罐 体边角处因冲击而破坏。因此,增加了容积又保证了抗压和抗冲击能 力,实现了在不改变粉罐车车型的情况下将罐体的容积增大。
2、本实用新型中,行走平台包括平板,平板顶部的两侧分别间 隔设置有若干焊接板,通过间隔设置的焊接板将行走平台焊接于罐体, 与现有的通焊结构相比,本实用新型不仅可减少与罐体的焊接量,从 而极大地减轻了生产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焊丝、焊剂 及能源的消耗,增加了车辆的运输效益,并且,减少行走平台与罐体 的接触面积,更好的避免了行走平台与罐体贴合不严的问题,提升产 品质量,还增加了行走平台外观美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神鹰汽车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湖北神鹰汽车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10319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