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连续排种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1102585.4 | 申请日: | 2015-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841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8 |
发明(设计)人: | 刘业宇;高致富;臧淑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里下河农业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C7/20 | 分类号: | A01C7/20 |
代理公司: | 扬州苏中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22 | 代理人: | 许必元 |
地址: | 225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连续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播种机种子供应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连续排种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在小区播种机中安装连续播种装置在国内尚属空白,农业生产中使用的播种机又不能满足育种试验中的小范围材料的展示、繁殖需要。其主要表现在农业生产中的连续播种的供种结构不能适应育种要求。传统的排种结构一般采用塑料制品齿轮状,这种排种方式粗暴、籽粒易碎、齿轮易损坏,较厚的齿轮片隔断了种子流,种子不连续,形成一定的脉冲现象,或成堆、或间断、或较少,播种不均匀。另外,亩播量控制不精确,靠人工经验估算。造成田间苗过密或过稀,田间出苗参差不齐、质量较差,很难满足育种试验要求。特别是排种器中的残余种子难以快速清理,在更换品种的过程中容易出现混杂现象,这是育种家不能容忍的。由于育种家在育种初期获得的种子量很少,迫切需要一款精确的连续播种机来实现种子的繁殖、材料的展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育种试验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一种连续排种机构,解决了种子损失、种子供应或多或少等现象,在播种过程中能够实现种子连续、定量、稳定、均匀供应种子,特别是在品种更换过程实现快速,零混杂。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连续排种机构,包括储种筒、机构支架和机构支架相连的机构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种筒下方设有外筒,所述外筒一端与所述机构支架相连,所述外筒壁上设有与垂线形成夹角的出种口,所述外筒内设有带传动杆的轴头,所述轴头由左隔片、中间隔片和右隔片共同隔成左滚动槽和右滚动槽,所述左滚动槽的圆周方向设有均布的左拨片,所述右滚动槽的圆周方向设有均布的右拨片,所述左拨片和所述右拨片相互错开设置。
所述外筒与机构支架通过焊接相连。
所述外筒为管状机构,外筒内径与轴头外径形成间隙配合。
所述左滚动槽和右滚动槽的槽宽和槽深均相同。
所述出种口为长方形出口,出种口的长度与左右滚动槽的槽宽相等。
所述左拨片和右拨片采用软质橡胶片材制成,左拨片和右拨片的片数分别为4片,左拨片和右拨片在圆周方向互成45°错开。
所述出种口与纵向轴线形成夹角的角度为15~30°。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连续排种机构,结构新颖,工作原理清晰,该连续排种机构由两个滚动槽和设置在各自滚动槽内的4个软质拨片构成,出种口偏于地面垂直方向一定角度,抬高了下种口,不会因为重力作用种子成堆下落,种子按量一致稳定下落,田间播种量控制精确,种子流量稳定,种子无破损现象,排种结构简单耐用;解决了育种家材料繁殖、展示找不到合适的播种机使用问题;为播种机采用的排种器形式提供了新的选择,减少了种子破损率,节约了用种量,田间出苗均匀一致,播种质量大幅提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轴头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外筒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储种筒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A方向全剖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传动杆1、左隔片2、左拨片3、中间隔片4、右拨片5、右隔片6、右滚动槽7、左滚动槽8、外筒9、出种口10、储种筒11、机构支架12、机构底座13、下种口1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5所示,一种连续排种机构,包括储种筒11、机构支架12和机构支架12相连的机构底座13,储种筒11下方设有外筒9,外筒9一端与机构支架12相连,外筒9壁上设有与垂线形成夹角的出种口10,外筒9内设有带传动杆1的轴头,轴头由左隔片2、中间隔片4和右隔片6共同隔成左滚动槽8和右滚动槽7,左滚动槽8的圆周方向设有均布的左拨片3,右滚动槽7的圆周方向设有均布的右拨片5,左拨片3和右拨片5相互错开设置。
如图1-5所示,一种连续排种机构,外筒9与机构支架12通过焊接相连;外筒9为管状机构,外筒9内径与轴头外径形成间隙配合;左滚动槽8和右滚动槽7的槽宽和槽深均相同;出种口10为长方形出口,出种口10的长度与左右滚动槽的槽宽相等;左拨片3和右拨片5采用软质橡胶片材制成,左拨片3和右拨片5的片数为4片,左拨片3和右拨片5在圆周方向互成45°错开;出种口10与垂线形成夹角的角度为15~3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里下河农业机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扬州里下河农业机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10258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轮驱动宽窄行水稻摆栽机
- 下一篇:一种旋耕施肥播种机的种肥箱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