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风力发电机组的机舱散热装置、风力发电机组的机舱有效
申请号: | 201521100959.9 | 申请日: | 2015-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437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8 |
发明(设计)人: | 韦文静;吴立洲;张新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金风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3D80/60 | 分类号: | F03D80/60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律言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61 | 代理人: | 罗延红;杨艳云 |
地址: | 2241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风力 发电 机组 机舱 散热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力发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风力发电机组的 机舱散热装置、风力发电机组的机舱。
背景技术
随着风力发电机组发电容量的增加,机组的热耗散也越来越大。为 了保证机组的可靠稳定运行而配备的散热系统,也随之不断提高散热能 力,因此散热系统的体积不断增加。这就要求风电机组为散热系统提供 足够的空间进行安装和布置,使得风电机组尤其是机舱体积增大,带来 了成本、安装和维护难度的增加。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02424407U公开了一种直驱永磁风力发电机 冷却装置,通过布置于机舱罩上下的板肋管式换热段、环肋管式换热段 及连节环肋管式换热段与发电机的软管的辅助散热,有效减小板式换热 器芯体的体积,减小其占用机舱罩空间。但是由于其结构设计不合理, 导致整个冷却装置结构还不够紧凑,空间利用率低,散热效果仍不理想, 同时结构繁复庞大,也不便于设备的安装与运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风力发电机组的机舱散热装置、风力 发电机组的机舱,将散热装置有效集成在风力发电机组的机舱外表面, 以充分利空间,改善散热效果,并便于设备的安装与运输。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风力发电机组的机 舱散热装置,包括热交换器,热交换器设置在机舱壁上,且热交换器具 有进行热量交换的第一循环流道和第二循环流道,第一循环流道与机舱 内腔连通,第二循环流道与机舱壁外连通,并与机舱内腔隔绝。
进一步地,机舱壁包括外壁和间隔于外壁的内壁,内壁与外壁之间 具有散热腔,热交换器与内壁和/或外壁连接,且处于散热腔内。
进一步地,在热交换器上设置有多个密封隔板,多个密封隔板将散 热腔分割为第一循环进口流道、第一循环出口流道、第二循环进口流道 和第二循环出口流道,第一循环进口流道和第一循环出口流道与第一循 环流道连通,第二循环进口流道和第二循环出口流道与第二循环流道连 通;内壁上设置有将第一循环进口流道与机舱内腔连通的第一循环进口 和将第一循环出口流道与机舱内腔连通的第一循环出口;外壁上设置有 将第二循环进口流道与机舱外连通的第二循环进口和将第二循环出口流 道与机舱外连通的第二循环出口。
进一步地,在第一循环流道上设置有第一循环流体驱动装置,在第 二循环流道上设置有第二循环流体驱动装置。
进一步地,第一循环流道为空气通路,第一循环流体驱动装置为第 一风扇,第一风扇为多个,设置在第一循环进口流道和/或第一循环出口 流道上。
进一步地,第一循环流道为第一循环管路,第一循环流体驱动装置 为设置在第一循环管路上的流体泵,流体泵为多个,设置在第一循环管 路上。
进一步地,第二循环流道为空气通路,第二循环流体驱动装置为第 二风扇,第二风扇为多个,设置在第二循环进口流道和/或第二循环出口 流道上。
进一步地,在第二循环进口与第二循环出口上均设置百叶窗。
进一步地,第二循环流道内流体运动方向与发电机组外部自然风向 一致。
进一步地,热交换器为叉流交换器,第一循环流道与第二循环流道 垂直设置。
进一步地,在腔体壁上设置有维护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风力发电机组的机舱,包 括上述任一的风力发电机组的机舱散热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风力发电机组的机舱散热装置利用了机舱壁的面 积,将热交换器设置在机舱壁上,最大化利用了机舱壁的面积,扩大热 交换器的面积,使风力发电机组的散热性能得到提高,满足大功率发热 部件的散热需求,进而提高整个风力发电机组的稳定性。同时,由于将 热交换器作为机舱罩本身的一部分,使得机舱罩本身成为了一个散热器, 更利于设备的运输和安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风力发电机组的机舱散热装置在外 壁拆卸状态下的立体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风力发电机组的机舱散热装置在外 壁拆卸状态下的立体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风力发电机组的机舱散热装置在外 壁拆卸状态下的立体图三;
附图标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金风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金风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10095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空压机散热系统
- 下一篇:一种便于检修的组合式风力发电机叶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