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复合增光膜有效
申请号: | 201521100699.5 | 申请日: | 2015-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294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1 |
发明(设计)人: | 向一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怡丽科姆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5/02 | 分类号: | G02B5/02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科谊专利代理事务所 32225 | 代理人: | 袁兴隆 |
地址: | 2114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增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增光膜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复合增光膜。
背景技术
目前,增光膜(BEF)被广泛用于发光模组以用来汇聚光源所发出的光线。增光膜的原理是通过反射将射向观察者视角之外的光线调整至观察者视角之内,这样就提高了光源所发出光能的利用率。传统的增光膜的棱镜结构单元是等高结构的,虽然也有增亮效果,但是实际使用过程中,增光膜、扩散膜之间叠放时容易产生静电污现象,不利于背光模组的组装。有的增光膜直接在基材上设置一层横截面为类三角形的棱镜条,由于棱镜条的形状单一,聚光效果不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不足,提供一种聚光效果佳、增亮效果好同时还具有抗刮效果的复合增光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复合增光膜,包括第一光学面、第二光学面以及设在第一光学面和第二光学面之间的增光膜层,所述增光膜层包括上增光膜和下增光膜,所述上增光膜的下表面和下增光膜的上表面有若干聚光单元,所述聚光单元包括基础聚光条和层叠在基础聚光条上的棱镜条,所述基础聚光条的截面为半圆形;所述第一光学面上设有若干高三棱镜和低三棱镜,所述相邻两个高三棱镜之间有三个低三棱镜;所述第一光学面和上增光膜之间有雾化层,雾化层和上增光膜之间有上扩散层,所述下增光膜和第二光学面之间有下扩散层。
进一步的,所述高三棱镜和低三棱镜之间的高度差为1-2μm。
进一步的,所述棱镜条的高度为6-10μm。
进一步的,所述棱镜条的高度为8μm。
进一步的,所述上增光膜和下增光膜的厚度为50-100μm。
进一步的,所述基础聚光条和棱镜条的折射率不同。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设置基础聚光条和棱镜条,能够成倍增加聚光效果,且基础聚光条的横截面为半圆形能够进一步提升聚光效果,基础聚光条和棱镜条不同的横截面形状结合还可以分别对垂直和水平方向的光线进行调整,从而调整垂直和水平方向的可视角度以满足不同的显示要求;
2、本实用新型中相邻两个高三角棱镜之间设有三个低三角棱镜,高低结合,使高三角棱镜可以将另一片增光膜支撑起来,避免增光膜叠放或背光模组组装时产生静电污现象。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第一光学面1,第二光学面2,上增光膜3,下增光膜4,高三棱镜5,低三棱镜6,雾化层7,上扩散层8,下扩散层9。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所示,一种复合增光膜,包括第一光学面1、第二光学面2以及设在第一光学面1和第二光学面2之间的增光膜层,所述增光膜层包括上增光膜3和下增光膜4,所述上增光膜3的下表面和下增光膜4的上表面有若干聚光单元,所述聚光单元包括基础聚光条和层叠在基础聚光条上的棱镜条,所述基础聚光条的截面为半圆形;所述第一光学面1上设有若干高三棱镜5和低三棱镜6,所述相邻两个高三棱镜5之间有三个低三棱镜6;相邻两个高三角棱镜5之间设有三个低三角棱镜6,高低结合,使高三角棱镜5可以将另一片增光膜支撑起来,避免增光膜叠放或背光模组组装时产生静电污现象;所述第一光学面1和上增光膜3之间有雾化层7,雾化层7和上增光膜3之间有上扩散层8,所述下增光膜4和第二光学面2之间有下扩散层9;上扩散层8和下扩散层9分别用于将光线均匀扩散,从而使得光源光线得到有效利用,显示光线亮而且均匀度高。
优选的,所述高三棱镜5和低三棱镜6之间的高度差为1-2μm,采用此结构,聚光效果更好。
优选的,所述棱镜条的高度为6-10μm,将棱镜条的高度控制在此范围内,聚光效果更好;本实施例中棱镜条的高度优选为8μm;其他诸如7μm、9μm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优选的,所述上增光膜3和下增光膜4的厚度为50-100μm;本实用新型中优选为80μm,其与诸如60μm、70μm、90μm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将上增光膜3和下增光膜4的厚度控制在此范围内,聚光效果更好。
优选的,所述基础聚光条和棱镜条的折射率不同;采用此结构,增光效果更好。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怡丽科姆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怡丽科姆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10069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