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接触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99851.2 | 申请日: | 2015-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764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06 |
发明(设计)人: | 章星栋;首英;徐平;张志文;肖体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正泰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50/04 | 分类号: | H01H50/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卓言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5 | 代理人: | 范晓燕;李沛昌 |
地址: | 325603 浙江省乐***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接触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压电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接触器。
背景技术
目前,交流接触器与35mm卡轨的安装是通过在底座上设计安装滑板的槽,同时设计能容纳一弹性材料的构件,滑板与弹性元件安装在底座上后,通过压缩弹性元件的运动来产生弹力,从而使交流接触器能固定在控制柜中35mm标准卡轨上,同时也可以进一步压缩弹性元件,调整接触器的左右位置或从标准卡轨上取出。但是现有交流接触器与卡轨的安装结构存在以下不足:1,安装滑板在运输或使用过程中受到冲击振动作用,容易破裂而失效;2,装配困难;3,从标准卡轨上拆装需要专门的工具。
目前,接触器由接触系统和电磁系统组成,通常的直动式接触器分为基座组件和底座组件组装而成,基座组件包含承载接触系统的触头支持组组件,磁系统的衔铁装配在触头支持上。当接触器产品处于水平安装位置时,由于重力的作用,衔铁可能会偏向一边,导致接触系统工作不可靠。此外,接触器基座的两侧用于连接进出线,通过情况用户会在基座上安装接线盒用于接线,当部分用户不使用接线盒接线时,会导致相间短路。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紧凑,性能稳定,拆装方便的接触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接触器,包括底座2和安装于底座2上的基座1,还包括设于基座1内部的触头支持7和连接在触头支持7一端的衔铁8,衔铁8位于基座1底部一端,基座1的底部凸出设有对衔铁8两端进行限位的纵向限位凸筋101。
进一步,所述基座1的底部凸出设有对衔铁8两侧侧壁进行限位的横向限位凸筋102。
进一步,所述纵向限位凸筋101和横向限位凸筋102为分别设于衔铁8的两端与衔铁8安装配合的U型限位板14。
进一步,所述U型限位板14包括中部的限位平板141和垂直连接于限位平板141两端的限位凸块142,位于衔铁8两端的限位平板141形成纵向限位凸筋101,位于衔铁8两侧的限位凸块142形成横向限位凸筋102。
进一步,所述限位平板141的端部朝向衔铁8的安装方向设有便于安装的安装斜面141a。
进一步,所述限位凸块142的中部设有中部通孔142a。
进一步,所述触头支持7与衔铁8连接的一端设有与衔铁8连接配合的衔铁安装板72,衔铁安装板72垂直分布于触头支持7的一端,衔铁安装板72的底部设有与衔铁8安装配合的衔铁限位槽721。
进一步,还包括弹性连接片81,衔铁8上设有安装弹性连接片81的连接片通孔801,弹性连接片81穿过连接片通孔801后两端伸向衔铁8的两侧,弹性连接片81的两端与衔铁安装板72卡扣连接使得衔铁8垂直连接于触头支持7的一端。
进一步,所述衔铁安装板72的底部凸出设有两个相对的卡扣安装凸起722,两个扣安装凸起722之间形成用于安装衔铁8的衔铁安装槽71,两个扣安装凸起722的相对两侧壁朝向衔铁8的安装方向设有与弹性连接片81的两端卡扣配合的连接片卡扣槽711,弹性连接片81装入衔铁8后,衔铁8与弹性连接片81一起水平装入衔铁安装槽71中,弹性连接片81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扣安装凸起722的连接片卡扣槽711卡扣连接。
进一步,所述衔铁安装板72的上表面设有用于增加强度的波浪形凸柱723。
本实用新型接触器基座的底部设有纵向限位凸筋对衔铁进行限位,防止衔铁的两端发生倾斜,提高衔铁工作的可靠性,提高接触器整体性能。本实用新型接触器基座的底部还设有横向限位凸筋对衔铁的两侧进行限位,防止衔铁向两侧发生倾斜。纵向限位凸筋和横向限位凸筋为分别设于衔铁的两端与衔铁安装配合的U型限位板,基座底部在衔铁安装位置的两端设置U型限位板对衔铁进行限位,结构简单易加工。限位平板的端部设有安装斜面为衔铁安装导向,使得衔铁轻松的装入基座底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接触器与卡轨安装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底座底部朝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弹性元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基座与隔弧板安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隔弧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隔弧板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隔弧板安装槽的局部放大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基座与衔铁安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基座底部朝上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正泰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正泰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9985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