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低温高强VMCPP镀铝膜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99380.5 | 申请日: | 2015-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109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15 |
发明(设计)人: | 曹赤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嘉兴鹏翔包装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27/36 | 分类号: | B32B27/36;B32B15/02;B32B15/085;B32B15/09;B32B7/10;B32B33/00 |
代理公司: | 嘉兴启帆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53 | 代理人: | 李伊飏 |
地址: | 314000 浙江省嘉兴***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低温 高强 vmcpp 镀铝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低温高强度的VMCPP镀铝膜。
背景技术
传统的软塑包装上一般使用厚度为6~20μm的铝箔,铝箔具有银白色光泽,直接在铝箔上印刷透明油墨,可以有特有金属光泽。铝箔有良好的遮光性、阻气性、阻湿性,有良好的导热性、电磁屏蔽性。其中最为突是铝箔的阻隔性能,在铝箔厚度足够的前提下,可以完全阻隔气体和水分,因而在软塑包装基材膜中,铝箔是不可或缺的材料,被广泛应用在药品包装、食品包装,特别是需要高温蒸煮及保存时间相对较长的药物、化妆品等高档产品的软包装中。但是铝箔有一个致命的缺陷——弯曲后,铝箔很容易产生裂纹,影响铝箔的阻隔性,同时铝箔价格较贵。
为了解决上述成本问题,目前市场上常常使用真空镀铝膜来替代铝箔,真空镀铝聚酯薄膜是以聚酯薄膜为原料,经真空镀铝精制而成,广泛应用于各种包装场合。
其中,CPP(castpolypropylene)薄膜是流延聚丙烯膜,VMCPP(流延聚丙烯膜)镀铝膜为镀铝CPP薄膜,是由CPP薄膜和铝箔复合而成的一种薄膜。随着人们对产品外包装的美观效果和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对VMCPP膜的平整性和美观性也提出了进一步要求,而现有的VMCPP膜难以达到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针对上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低温高强VMCPP镀铝膜,对现有VMCPP镀铝膜结构进行改进,使得产品表面平整,无凹凸不平,美观性强,解决现有技术之不足。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低温高强VMCPP镀铝膜,包括依次层叠的PET基膜、纳米PET薄膜层、电晕层和黏合层,采用双层的PET基膜+纳米PET薄膜层作为基底,并在基底上电晕,使得得到的镀铝膜表面更为平整,无凹凸不平,美观性强。纳米PET薄膜层厚度范围为100-500nm(纳米)。
进一步的,电晕层可以是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膜层和网格状金属层层叠实现。电晕层中,因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膜层具有一定极性而与铝原子的外层电子结合形成电子云叠加,使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膜层与镀铝层之间的结合更为牢固,所以容易导致镀铝层迁移,本实用新型通过增设网格状金属层,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膜层的电荷释放掉,避免与铝原子的外层电子结合,从而防止镀铝层迁移的现象发生。
另外,电晕层也可以是双向拉伸聚丙烯膜层(BOPP)和网格状金属层层叠实现,具体的,双向拉伸聚丙烯膜层可以是无规共聚聚丙烯薄膜层。网格状金属层的网格可以是规则网格或者随机网格。
PET基膜的厚度范围为0.003-0.007mm(毫米),电晕层厚度范围为0.005-0.009mm(毫米)。通过控制各层的厚度,使整个膜层更为柔软,这样,在VMCPP镀铝膜固化过程中,由于内聚力的存在,很容易破坏镀铝层的附着牢度,从而有利于控制镀铝层迁移现象的发生。
本实用新型通过对VMCPP镀铝膜进行改进,创新性的引入纳米PET薄膜层,对基膜上残留的涤纶树脂粒进行覆盖,使PET基膜+纳米PET薄膜层组成的基底变得平整之后再设置镀铝层等,可使镀铝膜表面更为平整,无凹凸不平,美观性强。同时,采用网格状金属层对其中的极性膜层的电荷进行释放,防止膜层因具有一定极性而与铝原子的外层电子结合而造成镀铝层迁移的现象。同时,还通过对各膜层的厚度进行控制,使整个膜层的柔软度更好,进一步防止镀铝层迁移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作为一个具体的实施例,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低温高强VMCPP镀铝膜,包括PET基膜1、纳米PET薄膜层2、电晕层3和黏合层4,采用双层的PET基膜1+纳米PET薄膜层2作为基底,纳米级厚度的纳米PET薄膜层2能有效覆盖基膜上残留的涤纶树脂粒,使得整个基底变得平整,然后在基底上电晕,使得到的镀铝膜表面更为平整,无凹凸不平,美观性强。纳米PET薄膜层的厚度为纳米级别(小于1微米),当然还可以更薄,不过成本也更高,考虑到成本和效果,纳米PET薄膜层厚度范围为100-500nm(纳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嘉兴鹏翔包装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嘉兴鹏翔包装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9938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透气帆布
- 下一篇:防潮石墨烯复合散热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