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面光源网点头部增加支撑点的导光板有效
| 申请号: | 201521099212.6 | 申请日: | 2015-12-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633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25 |
| 发明(设计)人: | 姜发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南极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2B6/00 | 分类号: | G02B6/00;G02F1/1335;G02F1/13357 |
| 代理公司: | 北京鼎佳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8 | 代理人: | 侯蔚寰 |
| 地址: | 518104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沙井街道新和路沙一北方永发科技***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光源 网点 头部 增加 支撑点 导光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源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面光源网点头部增加支撑点的导光板。
背景技术
就目前液晶显示行业,随着科技发展,用户对民用产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要求价格便宜,功能齐全,而且要求产品安全可靠,经久耐用。因此产品借助可靠性预计技术来标明产品可靠性指标,将有利于增强自身竞争力,也能让用户放心购买。对光源的要求提高主要表现:能正常通过终端客户各种测试实验不允许出现膜材褶皱问题。
由于常规导光板网点面光源端处为镜面,使用常规网点排布的导光板进行信赖性实验时,极易导致镜面位置出现导光板与反射片吸附的现象,最终导致反射在光源端出现树状褶皱的不良现象,如图1所示,a处为树状褶皱的不良区域。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了一种面光源网点头部增加支撑点的导光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方案来实现:一种面光源网点头部增加支撑点的导光板,该导光板包括入光面、与该入光面连接的底面和一个与该入光面连接且与该底面相对的出光面,该底面包括网点,在导光板网点的面头部设置有光源端网点面支撑点区域,在该光源端网点面支撑点区域内分布有激光网点。
进一步的,所述光源端网点面支撑点区域高度在2.8~2.9mm之间,其长度与上部网点所在的面的长度一致。
进一步的,所述导光板的厚度为0.35~0.38mm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导光板背面下部设置有一段倾斜面,倾斜面末端有一段0.2mm的平行面,该平行面与导光板底面平行,所述平行面与导光板底面的高度在0.45~0.47mm之间。
进一步的,激光网点均匀分布,其分布的网点密度要小于光源端网点面支撑点区域的上部网点密度。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为解决反射片与导光板吸附问题,本实用新型在导光板前期处理时,对网点排布做使用激光补点方式,在导光板网点面靠近光源端增加均匀分布的、不影响光学效果的激光网点,以达到网点面光源端粗化的效果,使光源端不再出现树状褶皱的不良现象。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中光源端出现树状褶皱的不良现象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的导光板网点分布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导光板网点头部增加支撑点区域的激光网点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厚度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网点1、光源端网点面支撑点区域2、激光网点3、导光板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请参照附图3~4,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面光源网点头部增加支撑点的导光板,该导光板4包括入光面、与该入光面连接的底面和一个与该入光面连接且与该底面相对的出光面,该底面包括网点1,在导光板4网点的面头部设置有光源端网点面支撑点区域2,在该光源端网点面支撑点区域2内分布有激光网点3,所述光源端网点面支撑点区域2高度在2.8~2.9mm之间,其长度与上部网点所在的面的长度一致,所述导光板的厚度为0.35~0.38mm之间(图4中的b处),所述导光板背面下部设置有一段倾斜面,倾斜面末端有一段0.2mm的平行面,该平行面与导光板底面平行,所述平行面与导光板底面的高度在0.45~0.47mm之间(图4中的c处),激光网点3均匀分布,其分布的网点密度要小于光源端网点面支撑点区域2的上部网点密度。为解决反射片与导光板吸附问题,本实用新型在导光板前期处理时,对网点排布做使用激光补点方式,在导光板网点面靠近光源端增加均匀分布的、不影响光学效果的激光网点,以达到网点面光源端粗化的效果,使光源端不再出现树状褶皱的不良现象。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南极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南极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9921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亮度可调的发光指示牌
- 下一篇:一种两侧封装双面发光光源的导光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