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静平衡模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97977.6 | 申请日: | 2015-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724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1 |
发明(设计)人: | 丁浩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澳尔法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35/00 | 分类号: | B29C35/00;B29C33/00;G01M1/02 |
代理公司: | 杭州裕阳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1 | 代理人: | 应圣义 |
地址: | 316013 浙江省舟山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平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轮胎实验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轮胎静平衡测试 的静平衡模。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我国汽车工业和船舶工作迅猛发展,轮胎的需求量不断提高, 同时对其质量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质量分布不均的轮胎在高速旋转式,不平 衡的离心力作用引起车体或船体振动。因此,轮胎在出厂之前都要采用静平 衡试验机检测轮胎的动不平衡量。轮胎都是采用橡胶等高弹性化合物制成, 收缩性很大,尤其是在高温状态下。因此,产品在硫化完成时需要借助内套 模来固定其收缩的尺寸,使其达到产品要求的尺寸公差范围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静平衡模,用于轮胎的定型及静平衡测试。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静平衡模,包括上模、下 模、内套模和外套模,所述内套模为环状结构,内套模圆心位置设有圆柱, 所述圆柱与内套模之间设有多根平衡条,多根所述平衡条沿圆周方向均匀设 置,所述内套模和外套模同轴心设置,所述上模、下模分别位于内套模的两 侧,上模、下模、内套模和外套模围绕形成一个密闭空腔,所述上模与下模 之间设有多对螺栓。
可选的,每对所述螺栓包括内螺栓和外螺栓,所述内螺栓设于所述内套 模的内侧,所述外螺栓设于所述外套膜的外侧。
可选的,每对所述螺栓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
可选的,每对所述的内螺栓与所述的外螺栓同一直径设置。
可选的,每对所述的内螺栓与所述的外螺栓交错设置。
可选的,所述内螺栓设于相邻两平衡条之间。
可选的,所述内螺栓设于相邻两平衡条的中间位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上模、下模、内套模和外套模组合在一起是可保证轮胎产品在硫化时保 持其基本的形状,使其达到产品要求的尺寸公差范围内,并为后续成品的外 型尺寸得出基本的第一手参数资料。焊接圆柱为了能使内套模配上产品后更 方便的架设到静平衡实验架上,以便进行静平衡实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静平衡模的部分爆炸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静平衡模的俯视图。
附图标注:1、上模;2、下模;3、内套模;4、外套模;5、圆柱;6、 平衡条;71、内螺栓;72、外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 完整的描述。
如图1至3所示,一种静平衡模,包括上模1、下模2、内套模3和外套 模4四块模块组成。
内套模3为环状结构,其圆心所在位置设有圆柱5(该圆柱5为了方便将 静平衡模架设到静平衡实验架上,起连接作用)。圆柱5与内套模3的内壁之 间设有多根平衡条6,多根平衡条6沿圆周方向均匀设置。平衡条6的数量优 选的为偶数根,为兼顾该静平衡模的总体质量和连接强度,本实用新型采用 的平衡条6数量为8根。
外套模4同样为环状结构,外套模4内径大于内套模3内径,内套模3 和外套模4同轴心设置,因此,内套模3与外套模4之间存在间隙。
间隙沿内套模3的轴向两侧分别设置上模1和下模2,并且由上模1、下 模2、内套模3和外套模4围绕形成一个密闭空腔,该密闭空腔用于放置待检 测的气胎。
上模1与下模2的结构及尺寸均相等且为圆环结构(内套模3和外套模4 的环状为存在一定厚度,下模2与下模2的圆环为存在一定宽度)。上模1的 环径大于内套模3与外套模4的半径差,因此,螺栓可安装于密闭空腔外, 不影响气胎的放置。
上模1与下模2采用螺栓连接,螺栓沿圆周方向均匀设有多对。每对螺 栓包括内螺栓71和外螺栓72,内螺栓71设于内套模3的内侧并介于两相邻 平衡条6之间,外螺栓72设于外套膜的外侧。内螺栓71和外螺栓72的数量 可以为一对一,也可以为一对多(无论是内螺栓71多,还是外螺栓72多均 可)。若每对螺栓的内螺栓71数量为一个,则该内螺栓71设于相邻两平衡条 6的中间位置。
可选的,每对内螺栓71与外螺栓72可以处于同一直径上,也可以交错 设置。
可选的,平衡条6对应内套模3的连接处设有加强筋,用于加强整体静 平衡模的结构强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澳尔法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澳尔法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9797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泡沫成型机用固模板
- 下一篇:一种新型多向定位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