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挤压机射台升降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521097896.6 | 申请日: | 2015-12-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004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04 |
| 发明(设计)人: | 裴玉艳;万水平;赵峰;贾祥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三基铸造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2D18/02 | 分类号: | B22D18/02 |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王玉国 |
| 地址: | 215106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挤压 机射台 升降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挤压机射台升降装置,属于挤压机设备技术领 域。
背景技术
挤压铸造技术兼有锻造的组织致密、机械性能高和铸造的成形性好双 重优点,同时又克服了锻造的各向异性的缺点,所以成为特种铸造技术的 热点,挤压铸造技术的发展大大促进了挤压铸造机的发展。
挤压机的压射动作流程不同于压铸机,一般为倾斜给汤,垂直压射。 具体为挤压机的射台倾斜一定的角度后,将金属液在压射室的上方倒入, 射台摆正并向上对准模具后进行挤压。在这就要求挤压机的射台具有升降 功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挤压机射台 升降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挤压机射台升降装置,特点是:包含压射油缸和位于其上的入料筒座 套,入料筒座套为中空式结构,入料筒座套的下部沿轴向设有活塞腔室, 其侧部设有与活塞腔室相连通的油孔,油孔经管路连接供油系统,升降活 塞杆的上端置于活塞腔室中,升降活塞杆的下端固定于压射油缸的前盖 上,入料筒座套的上端安装有入料筒,压射油缸的活塞杆上连接有打料连 接杆,打料连接杆穿过入料筒座套的中心通孔与入料筒相对。
进一步地,上述的挤压机射台升降装置,其中,所述入料筒座套的下 部左右对称各设一活塞腔室,相对应地,左活塞腔室和右活塞腔室中均配 装有升降活塞杆,两升降活塞杆的下端均固定于压射油缸的前盖上。
更进一步地,上述的挤压机射台升降装置,其中,所述活塞腔室沿轴 向内置有铜套,铜套通过铜套压盖与入料筒座套相固定,升降活塞杆与铜 套相配合,可沿其上下运动。
更进一步地,上述的挤压机射台升降装置,其中,所述升降活塞杆的 下端通过开边压盖固定于压射油缸的前盖上。
再进一步地,上述的挤压机射台升降装置,其中,所述入料筒通过压 盖固定于入料筒座套上。
再进一步地,上述的挤压机射台升降装置,其中,所述打料连接杆通 过连接件与压射油缸的活塞杆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性特点和进步主要体现在:
利用入料筒座套设置成一油缸,通过向油孔进行注油或泄油,使入料 筒座套带动入料筒向上或向下运动,入料筒座套上下运动,升降活塞杆不 运动;其结构紧凑,运动平稳,可以根据模具的大小自由调整升降的高度。 同时入料筒座套的一端连接压射油缸,上端部作为入料筒的定位,可以很 好的确保压射的同心度。使挤压机的射台具有升降功能,满足垂直压射、 摆动给汤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挤压机射台升降装置,包含压射油缸10和位于其上的 入料筒座套3,入料筒座套3为中空式结构,入料筒座套3的下部沿轴向 左右对称各设一活塞腔室,其侧部设有与活塞腔室相连通的油孔4,油孔 4经管路连接供油系统,左活塞腔室和右活塞腔室中各配装一升降活塞杆, 升降活塞杆7的上端置于活塞腔室中,升降活塞杆7的下端通过开边压盖 8固定于压射油缸的前盖9上,入料筒1通过压盖2固定于入料筒座套3 上,压射油缸的活塞杆11上通过连接件12连接打料连接杆13,打料连接 杆13穿过入料筒座套的中心通孔与入料筒1相对。
具体设计时,活塞腔室沿轴向内置有铜套5,铜套5通过铜套压盖6 与入料筒座套3相固定,升降活塞杆7与铜套5相配合,可沿其上下运动。
入料筒1安装于入料筒座套3上,通过压盖2进行压紧,升降活塞杆 7的一端装于入料筒座套3中,筒套5作为升降活塞杆7的导向套,通过 铜套压盖6对铜套5进行压紧。升降活塞杆7的另一端安装于压射油缸的 前盖9上,通过开边压盖8进行固定。分别向油孔4进行注油,入料筒座 套3带动入料筒1向上运动;反之,对油孔4进行泄油,入料筒座套3带 动入料筒1向下运动。通过对压射油缸10前后腔进油,由压射油缸的活 塞杆11带动打料连接杆13进行上下压射动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三基铸造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三基铸造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9789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影像测量的同轴激光导航系统
- 下一篇:一种汇流排制作模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