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充电防护外壳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97510.1 | 申请日: | 2015-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318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1 |
发明(设计)人: | 曾宏清;刘明江;范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卓码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H04M1/02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神州众达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51 | 代理人: | 刘汉民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充电 防护 外壳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充电防护外壳,尤指一种容纳手机的充电防护外壳。
背景技术
随着手机的大量普及,特别是智能手机,大屏高耗手机成为了手机行业的主导,而现在智能手机的电量使用特别快,当用户在户外手机没电时,就只能借助现在市面上流行的充电宝来进行充电,但由于充电宝与手机是分开的,故用户经常会忘记携带,即使没有忘记,充电宝如果没有及时充电,带了也无事于补。
从另外一个角度考虑,目前手机保护壳作为附属产业在最近几年也悄然走进大家的生活,然而,目前市面上常用的手机保护壳仅仅起到防止手机划伤的作用,如果能将手机保护壳与充电进行绑定,如果消费者愿意使用,那市场将非常大。
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好的充电防护外壳,以克服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背景技术所面临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将充电件与手机外壳结合起来的充电防护外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手段:
一种充电防护外壳,用以与一手机配合充电,所述手机具有一第一传输部和一第二传输部,所述第一传输部用以接收外部电源对所述手机进行充电,其包括一壳体,其形成有一容纳区,用以容置所述手机;一电池,固设于所述壳体,所述电池具有一第一充电部,所述第一充电部显露于所述容纳区,用以与所述第二传输部配合充电。
进一步地,所述电池具有一第二充电部,所述第二充电部显露于所述容纳区,对应地,所述手机具有一个第三传输部,所述第一充电部与所述第二传输部配合是为所述电池对所述手机供电,所述第二充电部与所述第三传输部配合是为所述手机对所述电池供电。
进一步地,所述电池具有一第三充电部,所述第三充电部用以接收外部电源对所述电池进行充电。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充电部与所述第二传输部配合,所述手机和所述电池之间可以互相供电或传输电源。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设有至少一按钮,藉所述按钮控制所述第一充电部与所述第二传输部之间的互相供电或传输电源。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设有两个按钮,两个所述按钮颜色不一样,一个颜色是代表该按钮控制所述手机给所述电池供电,另一个颜色是代表所述电池给所述手机供电。所述壳体进一步设有一显示灯,所述显示灯进一步与一个所述按钮或两个所述按钮连通,颜色不一样,一个颜色是代表该按钮控制所述手机给所述电池供电,另一个颜色是代表所述电池给所述手机供电。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与所述电池为一体式固定,不可拆卸。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与所述电池为分体式固定,可拆卸。
进一步地,所述手机与所述壳体之间的固定方式为抽屉式配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所述充电防护外壳中具有所述电池固设于所述壳体中,该电池具有所述第一充电部显露于所述容纳区,用以与所述第二传输部配合充电,当所述手机放置于所述容纳区内时,不仅所述壳体可以保护所述手机划伤、摔坏,当所述手机没电时,所述电池还可以对所述手机进行充电,由于所述手机可以固定在所述壳体重,当然,用户也就不会忘记携带,或者是忘记给所述电池充电,因为只要所述手机放在所述壳体的所述容纳区充电时,所述电池也可以一并充电,进而多方面确保用户有充足的电量可以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与本实用新型充电防护外壳配合使用的手机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充电防护外壳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的附图标号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结构、特征以及功效等,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请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充电防护外壳2用以与一手机1配合充电,所述手机1具有一第一传输部11和一第二传输部12以及一第三传输部13,所述第一传输部11用以接收外部电源对所述手机1进行充电。
请参见图2,所述充电防护外壳2包括一壳体21,固设于所述壳体21的一电池23。其中所述壳体21与所述电池23的固定方式可以多样化(未图示),比如为一体式固定,不可拆卸,或者所述壳体21与所述电池23为分体式固定,可拆卸,视用户需求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卓码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卓码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9751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