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火电厂烟气脱硫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96945.4 | 申请日: | 2015-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235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2 |
发明(设计)人: | 孙英静;孙志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新华能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78 | 分类号: | B01D53/78;B01D53/48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谈杰 |
地址: | 250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火电厂 烟气 脱硫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火电厂脱硫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火电厂烟气脱硫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使用的脱硫方法主要有:石灰石-石膏湿法、半干法、炉内喷钙、海水法、电子束法、氨法等,其中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工艺具有适用煤种范围广、脱硫效率高、吸收及利用率高、设备运转率高、工作的可靠性高、副产品石膏便于综合利用等优点,市场占有率达80%以上,是国际上在火电厂应用最成熟的环保工艺。
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采用传统的工艺设备,在FGD系统(烟气脱硫技术系统)中设置三个烟气挡板,烟气经过GGH(烟气再热器)后进入吸收塔进行脱硫处理。但是目前的脱硫吸收塔结构复杂,脱硫效率低,并且脱硫效果不理想,不能充分的清除掉烟气中的硫成分,进而造成环境的污染。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以克服上述缺陷。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有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火电厂烟气脱硫装置。
为达到本实用新型之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火电厂烟气脱硫装置,所述火电厂烟气脱硫装置包括底板、位于所述底板上方的进气装置、位于所述进气装置右侧的第一脱硫装置、位于所述第一脱硫装置右侧的第二脱硫装置、位于所述底板上方的支架装置及管道装置,所述底板上设有第一支架、位于所述第一支架右侧的第二支架、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架上的第一横杆、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架上的第三支架、设置于所述第三支架上的第二横杆、位于所述第一横杆上方的第三横杆、设置于所述第三横杆上的第一斜杆、位于所述第一斜杆上方的第四支架及位于所述第四支架上方的第五支架,所述进气装置包括进气管、设置于所述进气管内的第一过滤网、设置于所述进气管上的风机、位于所述风机右侧的第一固定架、设置于所述进气管上的第一支撑块及位于所述第一支撑块下方的第二固定架,所述第一脱硫装置包括第一脱硫箱、位于所述第一脱硫箱上方的第一进液管、设置于所述第一进液管上的第一阀门、位于所述第一进液管上方的第一进液斗、位于所述第一脱硫箱内的第一圆柱、位于所述第一圆柱下方的第一挡板、位于所述第一圆柱上方的第一喷头、位于所述第一脱硫箱下方的第一管道及设置于所述第一管道上的第二阀门,所述第二脱硫装置包括第二脱硫箱、位于所述第二脱硫箱上方的第二管道、设置于所述第二管道上的第三阀门、位于所述第二脱硫箱内部的分流块、位于所述分流块下方的第六支架、位于所述第六支架下方的三角块、位于所述第二脱硫箱内的第二喷头、位于所述第二脱硫箱右侧的第二进液管及位于所述第二进液管上方的第二进液斗,所述支架装置包括第三固定架、位于所述第三固定架下方的第一竖杆、位于所述第一竖杆下方的第四横杆、位于所述第四横杆下方的第二竖杆、位于所述第二竖杆下方的第三管道及设置于所述第三管道上的第五阀门,所述管道装置包括收集箱、位于所述收集箱右侧的第四管道、设置于所述第四管道上的第六阀门及位于所述第四管道下方的第二支撑块。
所述第一支架呈L型,所述第一支架的一端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架的另一端呈水平状,所述第二支架呈L型,所述第二支架的一端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架的另一端呈水平状,所述第一横杆呈长方体,所述第一横杆呈水平状,所述第一横杆的左端与所述第一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支架呈凹字形,所述第三支架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架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支架的另一端呈水平状,所述第二横杆呈长方体,所述第二横杆水平放置,所述第二横杆的右端与所述第三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斜杆呈倾斜状,所述第一斜杆的下端与所述第一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斜杆的上端与所述第四支架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横杆呈水平状,所述第三横杆的左端与所述第一斜杆固定连接,所述第四支架呈L型,所述第四支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第四支架的另一端呈竖直向上,所述第五支架呈L型,所述第五支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架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五支架的另一端呈竖直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新华能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新华能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9694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用吸震热塑性弹性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步行辅助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