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铜针成型设备中的送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95739.1 | 申请日: | 2015-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314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1 |
发明(设计)人: | 倪晓杨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合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43/16 | 分类号: | H01R43/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60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成型 设备 中的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械加工设备,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铜针成型设备中的送料装置。
背景技术
铜针作为接线端子,是由铜线制成,在插接件中广泛应用。
目前,市场上的铜针加工设备,都设有输送铜线的装置,它包括夹线块、送料本体和复位弹簧,送料本体上开设有通槽,通槽的一端设置为锥形,夹线块也是设置为锥形,复位弹簧置于通槽内推动夹线块,使夹线块朝向通槽锥形一端运动,夹线块上设有供铜线通过的通孔,在通孔的两侧设有与其相同的夹线孔,每个夹线孔内均设有滚珠,两滚珠与锥形通槽侧壁相抵触后靠拢,然后夹住通孔内的铜线。这种送料装置虽然能够保证铜线的单向运动,但滚珠的一个位置在与铜线接触的位置,经过长时间的摩擦出现磨损,会导致滚珠在凹槽内滚动失灵,影响正常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解决上述问题的铜针成型设备中的送料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铜针成型设备中的送料装置,包括动夹头和静夹头,所述动夹头主要由送料本体、弹性件及夹线收缩杆构成,所述送料本体上开设有贯穿的通孔,该通孔一端至其边缘半径逐渐变大构成固定端,所述夹线收缩杆上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供铜线穿过的进线孔,所述夹线收缩杆从夹线端穿入通孔内,且在对应固定端的一端开设有与进线孔相通的凹槽,该凹槽内设有圆杆,所述弹性件使夹线收缩杆背向固定端运动时,所述圆杆与固定端内壁相抵触夹紧进线孔内穿过的铜线,所述静夹头与动夹头结构一致。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夹线收缩杆一端置于通孔内,另一端从通孔中延伸出构成伸缩端,所述弹性件设置为压缩弹簧,该压缩弹簧套设在伸缩端,且一端与送料本体相抵触形成弹性压变。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还包括弹性卡环,所述伸缩端在靠近其边缘位置开设有切槽,该切槽环绕伸缩端的外边面设置,所述弹性卡环卡接在切槽内,与压缩弹簧远离送料本体的一端相抵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凹槽设置两个,且沿进线孔中心对称,两凹槽内均活动连接有圆杆。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圆杆均由不锈钢耐磨材料制作。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铜线从夹线收缩杆的伸缩端插入进线孔内,然后从夹线收缩杆的另一端伸出,铜线的该运动方向为进给方向,铜线在运动是推动两圆杆,使两圆杆背向运动,从而带动夹线收缩杆随铜线一起运动,当铜线静止不动时,夹线收缩杆在弹性件的作用下背向固定端运动,两圆杆与固定端的内壁相抵触靠拢夹紧进线孔内的铜线,铜线在反向运动时,会带动夹线收缩杆背向固定端运动,两圆杆靠拢夹紧铜线,使铜线能以反向运动,因此,该实用新型同样可以达到用于铜线的单向运动,另外,凹槽内设有圆杆,圆杆只是中间部分受到磨损,不会影响正常的转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中动夹头实施例的装配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夹线收缩杆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送料本体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中:1、送料本体;11、通孔;12、固定端;2、弹性件;3、夹线收缩杆;31、进线孔;32、凹槽;33、伸缩端;331、切槽;4、圆杆;5、弹性卡环。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铜针成型设备中的送料装置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铜针成型设备中的送料装置,包括动夹头和静夹头,所述动夹头主要由送料本体1、弹性件2及夹线收缩杆3构成,所述送料本体1上开设有贯穿的通孔11,该通孔11一端至其边缘半径逐渐变大构成固定端12,所述夹线收缩杆3上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供铜线穿过的进线孔31,所述夹线收缩杆3从夹线端穿入通孔11内,且在对应固定端12的一端开设有与进线孔31相通的凹槽32,该凹槽32内设有圆杆4,所述弹性件2使夹线收缩杆3背向固定端12运动时,所述圆杆4与固定端12内壁相抵触夹紧进线孔31内穿过的铜线,所述静夹头与动夹头结构一致。动夹头带动铜线做进给运动,将铜线的一端插入到静夹头的进线孔31内,通过动夹头来固定铜线,然后,动夹头反向运动,且与铜线发生相对位移,之后,动夹头重复上述运动,达到送料的效果,动夹头设有两个,间隔设置,两动夹头配合用于将两者质之间的铜线拉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合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合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9573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降低带制冷型光发射组件功耗的装置
- 下一篇:一种笔记本音频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