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五连杆悬架系统实训台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93359.4 | 申请日: | 2015-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642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25 |
发明(设计)人: | 张永卫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智扬北方国际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B25/02 | 分类号: | G09B25/02;G09B9/00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新世纪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00 | 代理人: | 陈建民;李志民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东***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连杆 悬架 系统 实训台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修教具,具体涉及一种五连杆悬架系统实训台。
背景技术
五连杆悬架系统全称是五连杆双叉型独立悬架系统,大幅度减少路面来的前后方向力,从而改善加速和制动时的平顺性和舒适性。由于该部分全部安装在汽车底部,不利于观察结构组成,若进行拆解则比较麻烦且容易损坏,导致老师在讲解的时候学员不好理解,给汽修学员的学习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直观的、易于理解和便于教学的五连杆悬架系统实训台。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五连杆悬架系统实训台,其包括框架和卡置在框架上部的面板;所述面板上设置有五连杆悬架结构图;所述框架中部设置有开关电源、控制器以及五连杆悬架系统;所述五连杆悬架系统上设置有传感器;所述五连杆悬架结构图以及五连杆悬架系统上均设置有与传感器对应的指示灯;所述传感器和指示灯分别与控制器相连;所述控制器与开关电源相连;所述面板上还设置有可以控制指示灯开关的控制面板。
进一步的,所述传感器包括分别设置在五连杆悬架系统的控制臂、后置定位臂、上臂、下臂以及前置定位臂上的用于感应倾斜角度的倾角传感器、设置在五连杆悬架系统的减震支柱上的用于感应受压情况的压力传感器。
进一步的,所述框架底部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底部设置有地轮。
进一步的,所述框架和面板之间设置有橡胶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五连杆悬架结构图以及五连杆悬架系统,给学生直观的印象,学生看图识物,利于记忆和理解;减震支柱及五连杆上均设置有感应器,感应器反馈的信号通过控制器控制五连杆悬架结构图相应部位的指示灯,学生通过指示灯可对五连杆悬架系统的工作过程和原理有更直观的了解。控制面板可以控制指示灯的开关,方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自由演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框架、2面板、3五连杆悬架结构图、4开关电源、5控制器、6五连杆悬架系统、6-1控制臂、6-2后置定位臂、6-3上臂、6-4下臂、6-5前置定位臂、6-6减震支柱、6-7元宝梁、6-8减震弹簧、7指示灯、8控制面板、9倾角传感器、10压力传感器、11支撑架、12地轮、13橡胶条、14支撑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1所示,一种五连杆悬架系统实训台,其包括框架1和卡置在框架1上部的面板2;所述面板2上设置有五连杆悬架结构图3;所述框架1中部设置有开关电源4、控制器5以及五连杆悬架系统6;所述五连杆悬架系统6上设置有传感器;所述五连杆悬架结构图3以及五连杆悬架系统6上均设置有与传感器对应的指示灯7;所述传感器和指示灯7分别与控制器5相连;所述控制器5与开关电源4相连;所述面板2上还设置有可以控制指示灯7开关的控制面板8。
所述传感器包括分别设置在五连杆悬架系统6的控制臂6-1、后置定位臂6-2、上臂6-3、下臂6-4以及前置定位臂6-5上的用于感应倾斜角度的倾角传感器9、设置在五连杆悬架系统6的减震支柱6-6上的用于感应受压情况的压力传感器10。
所述指示灯7为LED灯带;所述控制器5可以为单片机或PLC。
所述五连杆悬架系统6为现有技术,包括控制臂6-1、后置定位臂6-2、上臂6-3、下臂6-4以及前置定位臂6-5、减震支柱6-6、元宝梁6-7以及减震弹簧6-8。元宝梁6-7与框架1通过支撑弹簧14固定连接,减震弹簧6-8用下端盖和上端盖固定在减震支柱6-6上,减震支柱6-6上端再固定在框架1上。
倾角传感器9感应到控制臂6-1、后置定位臂6-2、上臂6-3、下臂6-4以及前置定位臂6-5角度发生变化时发出信号,控制器5接收到信号后控制五连杆悬架结构图3上与控制臂6-1、后置定位臂6-2、上臂6-3、下臂6-4以及前置定位臂6-5对应的指示灯7点亮,表明五连杆悬架系统6的工作状态。
同样的,当压力传感器10感应到减震支柱6-6受力后发出信号,控制器5接收到信号后控制五连杆悬架结构图3上与减震支柱6-2对应的指示灯7点亮,表明五连杆悬架系统6的工作状态。学生可以直观的观察到不同情况下,五连杆悬架系统6各部位的受力情况,加深对结构的理解。
所述框架1底部设置有支撑架11,所述支撑架11底部设置有地轮12。所述框架1和面板2之间设置有橡胶条13。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智扬北方国际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智扬北方国际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9335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答录系统及方法
- 下一篇:一种红色颜料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