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D型橡胶护舷与护舷架的连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93054.3 | 申请日: | 2015-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660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06 |
发明(设计)人: | 刘林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镇江船厂(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B59/02 | 分类号: | B63B59/02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楼高潮 |
地址: | 212005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橡胶 护舷架 连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船舶护舷,具体而言是一种拖船橡胶护舷的连接装置,属于船舶工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橡胶护舷俗称橡胶护木,是安装在码头或船舶上,用以吸收船舶与码头或船舶之间在靠岸或系泊时的碰撞能量,保护船舶、码头免受损坏。通常橡胶护舷根据结构可分为两大类:实心橡胶护舷和漂浮型橡胶护舷。
实心橡胶护舷是应用历史较早、应用范围广的码头船舶防冲撞设备。实心橡胶护舷具有较高的吸能和反力,同时具备成本低、使用寿命长、安装维护简单等优点,是码头、船坞安装较多的防护装置。在使用过程中通过它的压缩变形来吸收船舶的冲击能量,从而减轻对码头和船舶的破坏作用,大大延长了船舶的使用寿命,故一般用在码头港口上。常见的实心橡胶护舷分为:圆筒型、D型、W型等。
D型橡胶护舷特点:反力适中,吸能量较圆筒型高;安装较方便;由于底部宽度尺寸小,特别适用于框架式码头和船舷安装适用。
拖船是大船的保姆,协助大船离靠泊作业是拖船的常规工作。拖船没有装载货物的货舱,船身不大,但装有大功率的推进主机和拖曳设备,具有个子小、力气大的特点。故橡胶护舷是拖船上的必需品,其受力大小直接取决于拖船马力的大小。针对现在拖船马力的日渐增大,对橡胶护舷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它的安装方式也越来越受港口业主的重视。
如何优化橡胶护舷螺栓的安装方式,减小其根部的应力,防止螺栓断裂,以确保其在作业时的安全性,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是目前船舶护舷的重点研发方向之一。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D型橡胶护舷与护舷架的连接装置,可加强橡胶护舷与其护舷架封板之间的根部受力,确保了其在作业时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D型橡胶护舷与护舷架的连接装置,包括橡胶护舷、多根螺栓、塞焊扁铁、护舷架封板和护舷架纵向加强筋板,其中多根螺栓一端并排依次穿过橡胶护舷和护舷架封板,螺栓中部与护舷架纵向加强筋板焊连,螺栓一端端头与护舷架封板外侧焊连,护舷架封板内侧通过塞焊扁铁与护舷架横向筋板焊连;螺栓另一端穿出橡胶护舷,橡胶护舷通过拧在螺栓另一端上的螺母固定在护舷架横向筋板外侧。
进一步的,所述橡胶护舷采用EVA天然橡胶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橡胶护舷的外缘设置有荧光标记;
进一步的,所述螺栓采用不锈钢材料制造;
进一步的,所述护舷架封板采用不锈钢材料制造。
由以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与传统的装置相比,其具有以下优势和有益的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增加了纵向隔板,加强其对剪切力的承受力,对不同方向的抗冲击能力增强。
2.本实用新型的螺栓中部受到护舷架封板的支撑,减小了螺栓的弯矩,防止螺栓断裂,从而减小其根部的应力,确保其在作业时的安全性。
3.本实用新型采用D型橡胶护舷,反力适中,安装较方便;由于底部宽度尺寸小,特别适用于框架式码头和船舷安装适用。
4.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实心橡胶护舷,具有较高的吸能和反力,同时具备成本低、使用寿命长、安装维护简单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断面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实施例的外部俯视示意图。
其中:1-塞焊扁铁,2-护舷架封板,3-护舷架纵向加强筋板,4-橡胶护舷,5-螺栓,6-螺母,7-护舷架横向筋板,8-船侧外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本实用新型用于全回转拖轮的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的实施例包括橡胶护舷4、多根螺栓5、塞焊扁铁1、护舷架封板2和护舷架纵向加强筋板3,其中多根螺栓5一端并排依次穿过橡胶护舷4和护舷架封板2,螺栓5中部与护舷架纵向加强筋板3焊连,螺栓5一端端头与护舷架封板2外侧焊连,护舷架封板2内侧通过塞焊扁铁1与护舷架横向筋板6焊连;螺栓5另一端穿出橡胶护舷4,橡胶护舷4通过拧在螺栓5另一端上的螺母6固定在护舷架横向筋板7外侧;护舷架横向筋板7右端与船侧外板8焊连。
进一步的,所述橡胶护舷4为D型橡胶护舷;所述橡胶护舷4采用EVA天然橡胶制成。所述橡胶护舷4的外缘设置有荧光标记。
进一步的,所述螺栓5采用不锈钢材料制造;所述护舷架封板2采用不锈钢材料制造。
本实用新型主要的改进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镇江船厂(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省镇江船厂(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9305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北斗救生圈
- 下一篇:船舶警示和照明两用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