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育苗与移栽软盘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91485.6 | 申请日: | 2015-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133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1 |
发明(设计)人: | 刘唐兴;傅爱斌;徐一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C11/02 | 分类号: | A01C11/02;A01G9/10 |
代理公司: | 长沙星耀专利事务所 43205 | 代理人: | 舒欣;宁星耀 |
地址: | 410127 湖南省长***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育苗 移栽 软盘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育苗与移栽软盘。
背景技术
根据2013年国家农业部的统计数据,单就长江流域油菜优势区域的育苗移栽与直播的面积分别为182万公顷和192.5万公顷,育苗移栽与直播的面积大体相当;中国南方的双季稻地区,水稻-水稻-油菜的种植模式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仍有较大面积因冬前农时不足而无法采用机械直播,不得不进行育苗移栽。
目前,油菜及其十字花科蔬菜等的育苗装置有以下几种:①大田育苗装置:一般选浇水方便、离移栽大田不远、土质疏松、肥沃的大田的小畦作育苗的苗床,亦可称为作畦育苗;②平底式塑料软盘,一般在有充足基质的地方,选择底式塑料软盘,进行育苗;③微型营养钵式的育苗软盘,其中钵的大小需根据植物的移栽密度确定,一般1个软盘可育苗80至250棵左右的幼苗。
以上这些育苗装置均是“单蔸”式的育苗,只能一棵一棵地进行移栽,耗工多,移栽效率低,幼苗成活率偏低;采用大田的作畦育苗装置,或选用平底式塑料软盘育苗,容易出现密度难控制,出现大小苗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背景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移栽效率高,幼苗成活率高的育苗与移栽软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育苗与移栽软盘,包括育苗底板,所述育苗底板顶部设有育苗框架;所述育苗框架内设有多条并排的直线形隔条,所述直线形隔条将育苗框架分隔成多个并排的直线形小框;所述育苗框架罩在育苗底板上,每个直线形小框与其底部的育苗底板面组成直线形育苗槽,所述直线形育苗槽底部的育苗底板面上设有通气孔。
进一步,所述育苗框架与育苗底板形成一体,为不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所述育苗框架与育苗底板为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所述育苗框架的四周设有移栽叠放柱。
进一步,所述育苗底板为矩形,育苗底板长为600-1000mm,宽为400-600mm;所述育苗框架为矩形,育苗框架长为600-1000mm,宽为400-600mm。
进一步,所述直线形小框沿育苗框架的长度方向,所述直线形小框长600-1000mm,宽25-50mm,高30-40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如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软盘移栽幼苗时,可一次性移栽25株左右幼苗,操作简单,移栽效率高,密度易于控制,幼苗成活率高;手工移栽稻草绳幼苗带,比手工移栽单蔸苗的效率至少高300%以上,机械移栽稻草绳幼苗带,比手工移栽单蔸苗的效率至少高500%以上,可显著降低种植人员的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育苗底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育苗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育苗底板,2—通气孔,3—移栽叠放柱,4—育苗框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参照图1,本实施例包括矩形的育苗底板1,育苗底板1长为1000mm,宽为520mm;育苗底板1顶部设有矩形的育苗框架4,育苗框架4长为1000mm,宽为520mm;育苗框架4内设有9条并排的直线形隔条,直线形隔条将育苗框架4分隔成10个并排的直线形小框,直线形小框沿育苗框架4的长度方向,直线形小框长1000mm,宽50mm,高35mm;育苗框架4罩在育苗底板1上,每个直线形小框与其底部的育苗底板1面组成直线形育苗槽,直线形育苗槽底部的育苗底板1面上设有通气孔2;育苗框架4与育苗底板1形成一体,为不可拆卸连接;育苗框架4的四周设有6个移栽叠放柱3;便于幼苗在移栽过程中叠放多层软盘。本实施例适用于手工移栽方式。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育苗框架4和育苗底板的长均为620mm,宽均为520mm;直线形小框长620mm,宽25mm,高35mm;育苗框架4与育苗底板1为可拆卸连接。其余同实施例1。本实施例适用于机械或半机械移栽方式。
利用本实用新型软盘进行育苗的方法如下;
(1)选择菜地或大田平整后,放置育苗软盘;
(2)在每个直线形育苗槽中置入1条长600mm、直径约20mm的稻草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9148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螺口式无极灯配套灯头和灯座
- 下一篇:珍珠岩保温腻子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