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磁力泵上具有冷却系统的磁力耦合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90718.0 | 申请日: | 2015-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777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06 |
发明(设计)人: | 张永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互通管道技术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N11/00 | 分类号: | H02N11/00;F04D29/40;F04D29/58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隋金艳 |
地址: | 401220 重庆市长***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磁力泵 具有 冷却系统 磁力 耦合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磁力泵,具体为一种用于磁力泵上具有冷却系统的磁力耦合器。
背景技术
泵是一种用于输送液体或使液体增压的机械,为了防止泵内输送的液体泄漏,在泵的轴伸端处一般都设有密封结构,但传统泵的这种密封结构在输送一些易燃、易爆、强腐蚀等液体时,由于这种密封结构不能达到绝对的密封,故在输送这类液体时会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对于输送这类液体,磁力泵是很好的选择。
磁力泵是一种不需要轴封结构的泵,磁力泵主要由泵体、磁力耦合器和电动机三部分组成,其中磁力耦合器是磁力泵中最重要的部件,磁力耦合器主要由外磁转子、内磁转子及隔磁套组成,在电动机的带动下,外磁转子旋转时,其产生的磁场将穿过空气隙和隔磁套,并带动与叶轮相连的内磁转子同步旋转,从而实现动力的无接触传递,因此这种结构的磁力泵的泵轴不需要穿过泵体与电动机相连,故可实现泵轴内液体的完全密封,但这种结构的磁力耦合器在工作过程中,外磁钢和内磁钢会产生大量的热量,而该热量若不及时散发会造成外磁钢和内磁钢的磁力下降,进而造成磁力泵的工作性能的下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意在提供一种能及时有效的将外磁钢和内磁钢上产生的热量散发出去,使外磁钢和内磁钢始终保持在合适的温度范围内的用于磁力泵上具有冷却系统的磁力耦合器。
本方案中的用于磁力泵上具有冷却系统的磁力耦合器,包括驱动轴、泵轴和泵壳,泵壳处设有隔磁套,泵壳与隔磁套之间形成工作腔,泵轴上设有内磁钢座,内磁钢座的外圆圆周上周向均布有若干内磁钢,内磁钢的极性相间分布,内磁钢座上开设有散热孔,散热孔两侧均与工作腔相通,驱动轴一侧与外部动力装置连接,驱动轴另一侧连接有外磁钢座,外磁钢座面向内磁钢的一侧周向均布有与内磁钢数量相同的外磁钢,外磁钢与对应位置处的内磁钢的极性相同,外磁钢座上还设有若干的散热筋。
本方案的原理是:驱动轴在外部动力装置的作用下带动外磁钢旋转,外磁钢的磁力线穿过空气隙和隔磁套并作用在内磁钢上,此时内磁钢与对应位置的外磁钢之间产生吸引力,而相邻位置的内磁钢与该外磁钢之间产生排斥力,这两者之间的合力将带动内磁钢沿外磁钢相同的方向旋转,进而带动泵轴的旋转。
磁力耦合器在工作过程中,内磁钢和外磁钢在相互的作用力下会产生一定的热量,其中外磁钢处产生的热量将传递到外磁钢座上,外磁钢座上的散热筋加大了其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提高了外磁钢座的散热能力,因此从外磁钢处传递到外磁钢座上的热量能及时有效的散发,同时内磁钢产生的热量将传递到内磁钢座上,磁力泵内的部分液体将流经内磁钢座上的散热孔,并将内磁钢座上的热量及时的带走。
本方案的效果是:通过在外磁钢座上设置散热筋,在内磁钢座上设置散热孔,散热筋通过增大散热面积的方式将外磁钢产生的热量及时带走,散热孔处流经的液体将内磁钢产生的热量及时有效的带走,因此采用本方案的磁力耦合器能使外磁钢和内磁钢始终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工作,有效的避免了外磁钢和内磁钢由于温度升高而导致的磁力下降的问题,提高了磁力耦合器的工作可靠性。
进一步,散热筋为具有锥度结构的散热筋,散热筋的锥度结构的大端与外磁钢座相接,具有锥度结构的散热筋具有良好的工艺性,故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具有锥度结构的散热筋加工比较方便。
进一步,泵壳与隔磁套的配合面处还设有密封圈,密封圈用于在泵壳和隔磁套之间形成静密封,从而有效防止内部液体从泵壳与隔磁套的配合面处泄漏。
进一步,泵轴与内磁钢座之间通过平键进行连接,平键连接的方式一方面拆卸安装方便,另一方面平键的工作性能也十分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泵壳1、密封圈2、隔磁套3、泵轴4、内磁钢座5、散热孔6、内磁钢7、驱动轴8、外磁钢座9、外磁钢10。
实施例基本如附图1所示:用于磁力泵上具有冷却系统的磁力耦合器,包括泵壳1,泵壳1右侧设有隔磁套3,隔磁套3与泵壳1之间形成封闭的工作腔,在泵壳1与隔磁套3配合的端面处还设有密封圈2,密封圈2主要用于对泵壳1和隔磁套3之间形成静密封,防止液体从泵壳1和隔磁套3的配合面处泄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互通管道技术设备有限公司,未经重庆互通管道技术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9071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齿轮换相汽车废气热磁发电设备
- 下一篇:一种智能散热逆变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