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颗粒细胞吸管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90600.8 | 申请日: | 2015-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584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25 |
发明(设计)人: | 梁晓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梁晓东 |
主分类号: | C12M1/26 | 分类号: | C12M1/26;C12M1/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21000 陕西省宝鸡市陈***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颗粒 细胞 吸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学用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颗粒细胞吸管。
背景技术
卵泡中卵母细胞四周有一层菱形或扁平细胞围绕,在卵泡开始发育、卵细胞成长的同时,周围的菱形细胞变为立方形,并由单层增生成复层,因其细胞浆内含有颗粒,故称为颗粒细胞。颗粒细胞的胞核大而圆,着色深,细胞的游离面有许多细长突起伸入放射带的凹陷部。在体外受精时,在受精后通常需要将受精卵中的颗粒细胞脱去一部分,若是不脱去,会对受精卵和胚胎的发育有所影响。而现在市面上用于脱颗粒细胞的主要是一些剥卵器,而市面上的剥卵器的价格都十分昂贵。为了价格的问题,一些实验室选择用一些巴氏吸管来吸取颗粒细胞,但是选择巴氏吸管有以下几个问题:(1)巴氏吸管的吸口较大,不能很好的吸取颗粒细胞;(2)用巴氏吸管吸取时,巴氏吸管长度有限,用力过大可能会一次性吸入过多的培养液,影响胚胎的发育;而培养液进入胶头,对胶头有损伤,并且对培养液有污染,此时也不方便将多吸入的培养液重新注入培养皿内;(3)由于脱去颗粒细胞时,需要在显微镜的帮助下反复吸取受精卵,受精卵尺寸小,而手持巴氏吸管较长时间可能会导致手酸、手抖,容易导致吸取不准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颗粒细胞吸管,具有价格低廉、管口小可很好的吸取颗粒细胞;降低一次性大量吸入培养液的可能性和降低手抖吸取错误的可能性的优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颗粒细胞吸管,包括吸管件和手腕支撑件,所述手腕支撑件内设有吸管件,所述手腕支撑件包括两块竖板、一块横板和一块斜板,所述两块竖板顶部分别连接有横板的两侧,所述横板上未与竖板连接的侧边连接倾斜设置的斜板;倾斜设置的斜板方便人的手腕依靠;所述横板上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固定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中部设有吸管孔,所述吸管件被设置在吸管孔中并与连接件固定连接;所述连接件为弹性材料制成,使得吸管件在外力的作用下可以相对于手腕支撑件上下、左右活动;所述吸管件包括吸管主体和塑料胶头,所述吸管主体顶部套有塑料胶头,所述吸管主体底部管口的直径为135~140um。
进一步地,所述吸管主体内设有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至少两个挡件,所述挡件皆与吸管主体内部构造契合,所述挡件上皆设有气孔,所述位于不同挡件上的气孔的位置错开,使得任意挡件上的气孔皆对应与其相邻挡件上的非气孔位置。
更进一步地,所述斜板上设有一层柔性材料层。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造价低廉,并且由于手腕支撑件的帮助使得使用时比较省力,不会出现手抖吸取错误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中设有挡件,使得即使用力较大,也很难一次性吸入大量液体,并且到达塑料胶头,污染液体。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值得大规模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其中,附体标记如下所示:1-竖板,2-横板,3-斜板,4-连接件,5-吸管主体,6-塑料胶头,7-挡件。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颗粒细胞吸管,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
一种颗粒细胞吸管,包括吸管件和手腕支撑件,所述吸管件包括吸管主体和塑料胶头,所述吸管主体包括第一管、第二管、第三管和第四管,所述第一管顶部外套塑料胶头,所述第一管底部连通有第二管的顶部,第二管底部连通有第三管的顶部,所述第三管的底部连通有第四管的顶部。所述第一管为直管、第二管、第三管和第四管皆为锥形。所述第二管、第三管和第四管底部皆为其较小端。所述第四管底部管口的直径为135~140μm。第四管较小端的尺寸满足了即能清除干净受精卵上的颗粒细胞,又不损伤受精卵。
所述第二管、第三管和第四管皆为锥形是由于制造条件的必然性导致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梁晓东,未经梁晓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9060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