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大中型建筑构件的扭转试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89872.6 | 申请日: | 2015-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334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2 |
发明(设计)人: | 曹新明;曹汐;常亚;谢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22 | 分类号: | G01N3/22;G01N3/10;G01N3/36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刘楠 |
地址: | 550025 贵州省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中型 建筑 构件 扭转 试验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大中型建筑构件的扭转试验装置,属于大中型建筑构件试验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建筑结构中,构件通常受多种荷载组合作用(拉、压、弯、剪、扭),而构件的设计是建立在实证的基础之上。目前,对于建筑结构构件由于缺乏适合的试验设备,构件压扭、扭转疲劳等几乎没有试验的基础,导致工程设计只能以建立在理想材料基础上的计算理论为依据,再赋予若干假定,得到理论上看似合理的结论。然而,缺乏实证的理论分析与实际状况还是有比较大的差异,这种差异往往带来结构的不必要的浪费,抑或是结构的可靠度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中型建筑构件的扭转试验装置,可通过实验手段获取结构构件的在纯扭、压扭及扭转疲劳情况下的工作特性及破坏特征,并为构件的设计提供实测参考数据,从而保证结构的非过度设计及确保必须的可靠度。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大中型建筑构件的抗扭试验装置,包括加力架,加力架为矩形框架;加力架的矩形框架内设有旋转梁,旋转梁两端经刚性杆与加力架底梁连接;刚性杆两端分别设有万向节,刚性杆顶端经万向节与旋转梁端部万向连接,刚性杆底端经万向节与加力架底梁万向连接;加力架底梁和旋转梁中间分别设有限位槽;加力架顶梁中间设有液压装置,液压装置的伸缩杆与旋转梁中间的旋转节点连接。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大中型建筑构件的抗扭试验装置,摆脱了现有技术完全依靠理论数据进行大中型建筑构件设计的理念,为大中型建筑构件的设计提供了可靠的实验依据。可避免在设计中盲目提高安全系数造成不必要的材料、人力、物力的浪费,同时保证了建筑内部空间的最大有效使用面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示意图;
图3是图1的B-B示意图。
图中的标记为:1-加力架、2-旋转梁、3-刚性杆、4-液压装置、5-伸缩杆、6-旋转节点、7-加力架底梁、8-万向节、9-加力架顶梁、10-限位槽、11-待试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大中型建筑构件的抗扭试验装置,如图1~3所示,包括加力架1,加力架1为矩形框架;加力架1的矩形框架内设有旋转梁2,旋转梁2两端经刚性杆3与加力架底梁7连接;刚性杆3两端分别设有万向节8,刚性杆3顶端经万向节8与旋转梁2端部万向连接,刚性杆3底端经万向节8与加力架底梁7万向连接;加力架底梁7和旋转梁2中间分别设有限位槽10;加力架顶梁9中间设有液压装置4,液压装置4的伸缩杆5与旋转梁2中间的旋转节点6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采用上述装置进行大中型建筑构件的抗扭试验方法,如图1~3所示,该方法是将待试构件11底端的矩形头置于加力架底梁7的限位槽10内,然后再将待试构件11顶端的矩形头置于旋转梁2的限位槽10内;然后将旋转梁2两端与刚性杆3顶端的万向节8连接,将刚性杆3底端的万向节8与加力架底梁7连接并让两刚性杆3向不同方向预倾斜使旋转梁2与加力架1形成一初始角度;启动液压装置4,液压装置4的伸缩杆5缓慢伸出,顶在旋转梁2顶面的旋转节点6上;当伸缩杆5继续伸出时,推动旋转梁2垂直运动,此时,由于刚性杆3的限制,在旋转梁2上形成旋转力偶,使旋转梁2转动,通过限位槽10的限位作用对待试构件11形成扭矩。待试构件11的顶端加设垫板使其与旋转梁2上部紧密接触,使待试构件11施加扭矩的同时施加轴压力,实现待试构件11的压扭试验。液压装置4的伸缩杆11与待试构件11连接,使待试构件11施加扭矩的同时施加轴向压力和轴向拉力,实现待试构件的扭转疲劳试验。
实施例
本例利用自平衡加力架,在加力架1下端设置一限位槽10,将待试构件11一端至于限位槽10中,待试构件11的上端置于旋转梁2上开的限位槽10中,在旋转梁2的两端各有一刚性杆3通过万向节与加力架1连接,当开动液压装置4带动伸缩杆5上下移动,伸缩杆5与旋转梁2通过旋转节点6相互联系,伸缩杆5上下移动时,刚性杆3偏转,产生水平分力,此水平分力形成力偶施加于旋转梁2上,对待试构件11形成扭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大学,未经贵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8987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复合材料拉剪试验工装
- 下一篇:浮游生物浓缩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