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轨电车的地面供电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89633.0 | 申请日: | 2015-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113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15 |
发明(设计)人: | 耿艳宾;王国润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安润通电子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M1/30 | 分类号: | B60M1/30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40 | 代理人: | 李振文 |
地址: | 100024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轨电车 地面 供电 装置 | ||
1.一种无轨电车的地面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地面供电装置包括在无轨电车地面 专用车道中央分段布置的供电导轨(1),相邻的所述供电导轨电极极性相反,该电极极性分 为正极和负极;所述无轨电车(2)的车身底部设置有至少两个受电靴(3,4),使其在相邻的 供电导轨上接触形成供电回路;相同正极电极极性的供电导轨分别通过导线连接至正极供电 线缆(5);相同负极电机极性的供电导轨分别通过导线连接至负极供电线缆(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轨电车的地面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在车身底部 的受电靴成对设置,位于车身底部最前侧受电靴和最后侧受电靴之间的间距满足公式: L3=L1+L2,其中L1为单个供电导轨的长度,L2为相邻两个供电导轨的间距,L3为位于车身底部 最前侧受电靴和最后侧受电靴之间的间距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无轨电车的地面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根据无轨电 车运行线路的运行情况选择不同的供电方式;其中,若运行线路的运行情况是全封闭线路, 则采用高压供电方式向每段供电导轨进行供电;若运行线路的运行情况为混行线路,并且无 轨电车车辆编组较长,则采用车辆覆盖供电导轨的区域供电、不覆盖供电导轨的区域不供电 的供电方式;若运行线路的运行情况为混行线路,并且无轨电车车辆编组较小不适合车辆覆 盖供电导轨区域供电时,则采用低压供电方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无轨电车的地面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供电导轨上 还设置有接触式传感器,所述接触式传感器通过光缆分别与电源自动控制组件信号连接,所 述电源自动控制组件分别与正极供电线缆和负极供电线缆的触电开关控制连接,并根据每个 接触式传感器检测无轨电车是否运行至每段供电导轨的数据信号控制每段供电导轨的通电与 断电。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无轨电车的地面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无轨电车地面专 用通道上还设置有车速检测仪,该车速检测仪与所述电源控制组件信号连接,所述电源自动 控制组件包括车速比较模块,该车速比较模块中预设有不同区段车速阈值,电源控制组件根 据车速检测仪检测得到无轨电车车速值与所述不同区段车速阈值进行比较并控制正极供电线 缆和负极供电线缆上触电开关通电的数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安润通电子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安润通电子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8963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驾驶员座椅总成
- 下一篇:一种汽车中控面板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