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短跑鞋鞋底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87334.3 | 申请日: | 2015-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671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1 |
发明(设计)人: | 傅汉均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上冠鞋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3B13/16 | 分类号: | A43B13/16;A43B13/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1827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跑鞋 鞋底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鞋底,尤其涉及一种短跑鞋鞋底。
背景技术
在短跑运动中,人在高速奔跑时,地面会对足部产生巨大的冲击,如果 不能合理地分散和调节这种巨大的冲击力,无疑会对运动员的比赛成绩甚至 健康产生不利影响。因此,一双好的短跑鞋需具有良好的平稳性能和减震性 能,以消除巨大冲击力所带来的消极因素,并形成能量反馈,降低运动员的 能耗,提高竞技水平。而鞋底作为短跑鞋的关键部件,鞋底太软或太硬都会 影响其综合性能。硬鞋底平稳性较好,但弹性差,不能有效地缓冲地面作用 力,另外舒适度也较低,对运动员足部健康不利;软鞋底虽然减震性能好, 但易变形,因为人足本身受力呈现不均匀性,因而鞋底的变形极有可能导致 足部失去平衡,给运动员带来危险。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减震效果好,平稳性好的 短跑鞋鞋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短跑鞋鞋底,从上到 下依次由内底、中底和外底胶粘而成,内底是由硬质橡胶一次注塑而成,中 底包括中底座和缓冲柱,缓冲柱横截面呈椭圆状,缓冲柱包括缓冲柱A、缓 冲柱B和缓冲柱C,在中底座中心处设有缓冲柱A,在缓冲柱A两侧从内到外 对称布设有缓冲柱B、缓冲柱A和缓冲柱C,中底座由聚氨酯制成,缓冲柱由 聚氨酯制成,外底是由加碳橡胶一次注塑而成。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设置,缓冲柱A截面宽度大于缓冲柱B,缓冲柱B 截面宽度大于缓冲柱C;缓冲柱A截面高度大于缓冲柱B,缓冲柱B截面高度 大于缓冲柱C。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设置,缓冲柱A与缓冲柱B之间的间隙大于缓冲 柱A与缓冲柱C之间的间隙。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与传统短跑鞋鞋底相比,不再采用单一性的 较硬或较软材质,而是采用三层不同材质结构,且以中底采用三级缓冲设计, 逐级强化了减震效果,消除了巨大冲击力所带来的消极因素,且平稳性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结构图。
图中:内底1、中底2、中底座21、缓冲柱22、缓冲柱A、缓冲柱B、缓 冲柱C、外底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短跑鞋鞋底,从上到下依次由内底1、中底2和外底3 胶粘而成,内底1是由硬质橡胶一次注塑而成,中底2包括中底座21和缓冲 柱22,缓冲柱22横截面呈椭圆状,缓冲柱22包括缓冲柱A、缓冲柱B和缓 冲柱C,在中底座21中心处设有缓冲柱A,在缓冲柱A两侧从内到外对称布 设有缓冲柱B、缓冲柱A和缓冲柱C,中底座21由聚氨酯制成,缓冲柱22由 聚氨酯制成,外底3是由加碳橡胶一次注塑而成。
内底1材质选用硬质橡胶,保证内底1在受到足部重压时,以面传导的 形式将压力传递给设有缓冲柱22的中底2,以达到最佳缓冲效果;中底座21 和缓冲柱22材质选用聚氨酯,聚氨酯具有良好的弹性和缓冲能力,且有很好 的抗拉强度和抗撕裂强度;外底3材质选用加碳橡胶,具有耐磨损,耐腐蚀 的特点,同时受冲击时不易变形,以便使短跑鞋以最大面积与跑道接触。
缓冲柱A截面宽度大于缓冲柱B,缓冲柱B截面宽度大于缓冲柱C;缓冲 柱A截面高度大于缓冲柱B,缓冲柱B截面高度大于缓冲柱C。
缓冲柱A与缓冲柱B之间的间隙大于缓冲柱A与缓冲柱C之间的间隙, 以满足缓冲柱A、缓冲柱B和缓冲柱C在往下挤压过程中向两边空间拓展的 需要。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当内底1受到足部重压时,以面传导的形式将压 力传递给中底2,由于缓冲柱A的截面宽度及截面高度最大,所以最先受力 并产生形变,当压力持续大时,会迫使内底1进一步下移并依次与缓冲柱B 和缓冲柱C接触,使之反作用力增大,变形程度更加剧烈,此时进一步增强 了减震效果。三级缓冲设计可以逐级强化减震效果。缓冲柱22的对称设置是 为了增强鞋底的平稳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上冠鞋业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上冠鞋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8733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