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干法水泥回转窑联合富氧燃烧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85858.9 | 申请日: | 2015-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451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8 |
发明(设计)人: | 晋欣然;达娃次仁;李建勇;曾必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省建筑材料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西藏高争建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D1/00 | 分类号: | F23D1/00;F23L7/00;F27B7/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0011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泥 回转 联合 燃烧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泥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干法水泥回转窑联合 富氧燃烧系统。
背景技术
水泥是一种细磨材料,它加入适量水后,成为塑性浆体,这种浆体既能 在空气中硬化,又能在水中硬化,硬化后要求达到一定的强度,并能把砂、 石等材料牢固地胶结在一起,水泥生产的过程要经过“二磨一烧”,即生料磨、 水泥窑和水泥磨,其中水泥窑系统是将水泥生料在高温下烧成为水泥熟料的 热工设备,是水泥生产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然而,在高原地区,特别是 高高原地区,由于缺氧,煤粉燃烧的效率大大降低,导致水泥窑的产量大大 降低。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干法水泥回转窑联合富氧燃 烧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提高煤粉燃烧效率 的干法水泥回转窑联合富氧燃烧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干法水泥回转窑 联合富氧燃烧系统,包括:第一制氧装置、第二制氧装置、第一混氧罐、第 二混氧罐、煤粉窑尾送煤风机、煤粉窑头送煤风机、窑头净风内风机、窑头 净风外风机、窑头燃烧器及窑尾分解炉燃烧器,所述第一制氧装置与第一混 氧罐之间通过第一管道连接,所述第一制氧装置与第二混氧罐之间通过第二 管道连接,所述第二制氧装置与第一混氧罐之间通过第三管道连接,所述第 二制氧装置与第二混氧罐之间通过第四管道连接,所述第一管道、第二管道、 第三管道及第四管道上均安装有电动阀门,所述第一混氧罐设有第一输出管 道,所述第一输出管道与煤粉窑尾送煤风机之间通过第五管道连接,所述第 一输出管道与煤粉窑头送煤风机之间通过第六管道连接,所述第二混氧罐设 有第二输出管道,所述第二输出管道与窑头净风内风机之间通过第七管道连 接,所述第二输出管道与窑头净风外风机之间通过第八管道连接,所述第一 输出管道及第二输出管道上分别安装有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及氧气浓度 测试仪,所述第五管道、第六管道、第七管道及第八管道上分别安装有手动 阀门,所述煤粉窑尾送煤风机与窑尾分解炉燃烧器之间通过第九管道连接, 所述第九管道上设有窑尾燃烧用煤粉,所述煤粉窑头送煤风机与窑头燃烧器 之间通过第十管道连接,所述第十管道上设有窑头燃烧用煤粉,所述窑头净 风内风机与窑头燃烧器之间通过第十一管道连接,所述窑头净风外风机与窑 头燃烧器之间通过第十二管道连接,所述第九管道、第十管道、第十一管道 及第十二管道上均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制氧装置与窑尾分解炉燃烧器 之间通过第十三管道连接,所述第十三管道上设有电动阀门、压力传感器及 温度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中的一种干法水泥回转窑联合富氧燃烧系统进一步设置为: 所述第一制氧装置输出的富氧空气中氧的浓度为80%~85%。
本实用新型中的一种干法水泥回转窑联合富氧燃烧系统进一步设置为: 所述第二制氧装置输出的富氧空气中氧的浓度为26~35%。
本实用新型中的一种干法水泥回转窑联合富氧燃烧系统进一步设置为: 所述煤粉窑头送煤风机、煤粉窑尾送煤风机、窑头净风内风机及窑头净风外 风机内均设有电动阀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中的联合 富氧燃烧系统可以增加窑头、窑尾煅烧室内的氧气含量,提高煤粉燃烧的效 率,降低熟料单位煤耗,提高水泥窑产量,减少废气的排放,提高水泥熟料 的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联合富氧燃烧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说明书附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干法水泥回转窑联合富氧 燃烧系统,其由制氧装置1、混氧罐2、煤粉窑尾送煤风机3、煤粉窑头送煤 风机4、窑头净风内风机5、窑头净风外风机6、窑头燃烧器7及窑尾分解炉 燃烧器8等几部分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省建筑材料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西藏高争建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湖南省建筑材料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西藏高争建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8585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燃气燃烧装置及燃烧器
- 下一篇:一种乏气回收装置及回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