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污染的一次性吸氧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521084973.4 | 申请日: | 2015-12-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229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2 |
| 发明(设计)人: | 朱俊美;陆双双;李莹;杨莹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M16/00 | 分类号: | A61M16/00;A61M16/16 |
| 代理公司: | 江苏纵联律师事务所 32253 | 代理人: | 戴勇 |
| 地址: | 21000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污染 一次性 吸氧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防污染的一次性吸氧装置。
背景技术
缺氧是指组织供氧不足或利用障碍,引起机体机能代谢甚至形态结构发生改变的一系列病理变化过程。目前,缺氧主要包括如下几类:(1)低张性缺氧:血液中动脉血氧分压降低所引起的组织供氧不足;(2)血液性缺氧:是指血红蛋白量或质的改变,导致血氧含量降低或者血红蛋白结合的氧不易释出所致的组织性缺氧,也称为等张性缺氧;(3)循环性缺氧:是指组织血流量减少引起的组织供氧不足,又称低动力性缺氧;(4)组织性缺氧:由细胞利用氧障碍所致,又称氧利用障碍性缺氧。目前医院病房、门诊、急诊、手术室等部门,需要吸氧的患者大量增加,使用的吸氧装置多种多样,成人和儿童使用的吸氧装置在外观上无明显区别,实际上儿童和成人吸氧在湿化瓶容量、鼻氧管规格、流量、氧气湿化要求上均有区别。
但是目前的吸氧装置对于病人在吸氧过程需要暂停吸氧时,吸氧管和鼻塞未做出任何处理,吸氧管容易散落在地面,造成污染且影响病房的环境整洁,在中国专利文献CN203090145U中,公开了一种医用儿童一次性吸氧装置,包括流量计、进气输送导管、加湿瓶、鼻氧管。该医用儿童一次性吸氧装置依然存在病人在吸氧过程需要暂停吸氧时,会造成吸氧管的污染以及鼻塞的污染。
因此,有必要研究出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且防污染的一次性吸氧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且防污染的一次性吸氧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防污染的一次性吸氧装置,包括有湿化瓶和吸氧管;所述吸氧管的一端与所述湿化瓶连接,另一端连接有两个鼻塞,所述湿化瓶的下方通过悬挂带连接有鼻塞盒。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设置鼻塞盒是用于在病人暂停吸氧时,将鼻塞放入鼻塞盒;设置悬挂带是用于缠绕吸氧管;通过悬挂带将鼻塞盒连接在湿化瓶的下方,这样的设置可以使吸氧管缠绕在上悬挂带上且在悬挂带上保整齐放置,则可以有效防止暂停吸氧时,吸氧管容易散落在地面,造成污染且影响病房的环境,同时在暂停吸氧时将鼻塞放入鼻塞盒内,则可以有利于防止粉尘细菌等污染鼻塞;该防污染的一次性吸氧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设计科学合理。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鼻塞盒具有可启闭结构,所述鼻塞盒内放置有无菌纱布。通过可启闭结构方便鼻塞盒的开启与关闭,进一步防止暂停吸氧时,鼻塞不易积灰尘不受污染,同时鼻塞盒内放置无菌纱布,可进一步防止鼻塞滋生细菌,有利于预防感染。
优选的,所述鼻塞盒具有上部分和下部分,所述上部分和下部分通过可启闭结构连接;所述上部分和下部分都有两个对称的半圆形缺口形成两个吸氧管孔,使得所述两个鼻塞两侧的吸氧管通过。该鼻塞盒通过可启闭结构可以实现打开和关闭,当关闭时为密闭鼻塞盒,可以有效地防止粉尘细菌等污染鼻塞,吸氧管孔可以使与鼻塞的吸氧管穿过鼻塞盒,实现鼻塞盒的密闭,这样的结构设置使用方便且有利于进一步防止鼻塞滋生细菌且预防感染。
优选的,所述两个吸氧管孔的孔径为5mm-15mm。这样的孔径大小最人性化,适宜各种大小的吸氧管使用。
优选的,所述可启闭结构由固定连接所述上部分和下部分的铰接部和开启部构成。这样的设置有利于更方便地开启和密闭鼻塞盒。
优选的,所述吸氧管的长度为1.5-6m。该长度的设置可以有效调节病人使用吸氧装置时与吸氧器的距离,在多种距离时均能使用。
优选的,所述湿化瓶为外挂式且为一次性使用湿化瓶。外挂式的湿化瓶操作简单,易拆易清洗且注水方便;一次性使用湿化瓶可以拒绝细菌生成,防止病人感染或防止不同病人使用而产生交叉感染。该湿化瓶的具体结构为:包括瓶体、瓶盖以及插装在瓶盖上的进气管和出气管,进气管的内端延伸到瓶体的底部,进气管上滑动套装有压水浮漂,进气管设置在瓶盖的上方的正中间,出气管设置在瓶盖的侧面。
优选的,所述湿化瓶的外表面设有刻度线。设置刻度线可以精确的添加水量以及根据病人的吸氧量注入水量,减少资源的浪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8497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百草腹水消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用于音乐报警的视频序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