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84826.7 | 申请日: | 2015-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469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9 |
发明(设计)人: | 戴东宸;戴志强;张生;张如盛;昝宝林;郝拉柱 | 申请(专利权)人: | 戴东宸 |
主分类号: | C02F1/52 | 分类号: | C02F1/52;B01D2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10010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处理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地说设计一种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传统的水处理系统的沉淀池采用斜置结构(斜管或斜板)进行水和悬浮物的分离,传统斜置结构沉淀技术属异向流设置,即水流和沉淀物共处同一管道环境内,清水向上流,悬浮物向下滑沉。传统斜置结构沉淀时间长,致使水处理系统整体处理效率低;由于沉淀路径较长,向上流动的水流则极易扰动和带走向下滑沉的悬浮物沉积物,处理后的水质差,造成处理后的水质差,出现所谓的跑矾现象,造成项目建设费用高;且易在斜置结构顶部沉积逐步堵塞管道,为了防止堵塞管道需要加强水处理中的上道絮凝工序,资源消耗大,水处理成本高。市场上出现了一种沉淀斜管,在斜管内部设置了设有排泥孔的隔板,将斜管分为上下两个空间,悬浮物沉积物经排泥孔落入隔板下方的斜管内;这种斜管不能将水和泥彻底分离,相邻排泥孔之间的隔板上仍有悬浮物沉积物,滑泥效果差,水流在沿隔板上方的斜管上升的过程中会扰动相邻排泥孔之间隔板上的悬浮物沉积物,将悬浮物沉积物重新搅起,沉淀效果差;这种沉淀斜管浊水进水口与悬浮物沉积物的排污口紧邻,浊水会将部分悬浮物沉积物重新卷入斜管,降低沉降效率;另外,部分水流会沿着隔板下方的斜管上升,带走部分悬浮物沉积物,随清水一同排出,影响沉淀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将水和悬浮物沉淀快速分离、提高沉降效率的斜管沉淀分离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由如下技术方案实施:一种水处理系统,其包括取水泵、絮凝池、沉淀池、清水池和悬浮物沉淀聚集池,所述取水泵、所述絮凝池、所述沉淀池、所述清水池依次通过管路连接,所述沉淀池底部通过管路与所述悬浮物沉淀聚集池连接;在所述沉淀池内设有斜管沉淀分离装置,所述斜管沉淀分离装置包括两根以上成阵列排列的斜管主体,所述斜管主体与所述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α;所述斜管主体包括沉淀管和并排平行固定在所述沉淀管下方的滑泥管,所述沉淀管与所述滑泥管贴合的侧壁上设有连通所述沉淀管和所述滑泥管的滑泥道;在所述滑泥管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与所述滑泥管连通设置的清洗管和排泥管。
α为50°至70°。
所述沉淀管截面呈多边形或圆形。
所述滑泥管截面呈多边形或圆形。
所述沉淀管和所述滑泥管成一体结构。
所述沉淀管截面呈六边形,所述滑泥管截面呈四边形,所述沉淀管的下端板与所述滑泥管的顶板为同一端边,所述沉淀管与所述滑泥管的一端边重合设置,所述沉淀管与所述滑泥管重合端边形成所述滑泥道;所述沉淀管包括上端板,在所述上端板两侧端分别设有一块向下倾斜设置的侧上板,在每块所述侧上板底部端面上设有一块向下倾斜设置的侧下板;所述滑泥管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与所述上端板平行设置,且所述底板与所述上端板的宽度相等;在所述底板两侧端分别设有一块向上倾斜设置的侧底板;所述侧下板底部端面与所述侧底板顶部端面固定成一体结构。
同侧的所述侧上板、所述侧底板及另一侧的所述侧下板平行设置。
所述侧下板的宽度等于另一侧所述侧上板与所述侧底板的宽度之和。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结构简单,制作方便,生产成本低;滑泥通道将沉淀管和滑泥管分隔开来,减小水流对滑泥的干扰,实现水流和沉淀悬浮物分开流动,提高沉淀效果,真正做到水和悬浮物随时、连续、平滑、快捷分离,出水水质好,提高沉降效果,可减小上道絮凝工序的难度,减少资源消耗,降低净水成本投入;在滑泥管顶部设有清洗管,一方面,可以防止滑泥管内部分悬浮物沉积物随清水由顶部一同排出,保证悬浮物沉积物全部沿着滑泥管向下经排泥管排出,另一方面,当滑泥管淤塞时,可利用高压水管给水进行清洗,清洗方便、彻底;在滑泥管底部设有排泥管,排泥管的排污口低于沉淀管的浊水入口,可以保证排出的沉淀悬浮物落入悬浮物沉淀聚集区,防止浊水将部沉淀的悬浮物重新卷入沉淀管,提高沉降效率;通过提高沉降效率来提高整个水处理系统的处理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斜管沉淀分离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斜管沉淀分离装置的截面示意图。
图4为斜管主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斜管主体的截面示意图。
取水泵1、絮凝池2、沉淀池3、清水池4、悬浮物沉淀聚集池5、斜管沉淀分离装置6、斜管主体61、沉淀管611、滑泥管612、滑泥道613、清洗管614、排泥管615、上端板611-1、侧上板611-2、侧下板611-3、底板612-1、侧底板612-2。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戴东宸,未经戴东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8482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臭氧式中小型医疗污水处理设备
- 下一篇:反渗透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