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青贮圆捆裹膜机的液压传动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521084698.6 | 申请日: | 2015-12-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604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25 |
| 发明(设计)人: | 贺成柱;袁虎成;马斌;孙新鹏;贾洪仁;侯力轩;殊海燕;汪孝林;王季 | 申请(专利权)人: | 甘肃省机械科学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F15B11/20 | 分类号: | F15B11/20;F15B13/07 |
| 代理公司: | 甘肃省知识产权事务中心 62100 | 代理人: | 周立新 |
| 地址: | 730030 甘肃***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青贮 圆捆裹膜机 液压 传动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液压传动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青贮圆捆裹膜机的液压传动系统。
背景技术
青贮圆捆裹膜机是通过和打捆机配套使用的青贮饲料农用机械,主要作用是将已打成捆的青贮饲料缠膜,以便发酵和远距离运输。该裹膜机的工作装置包括夹包、工作台倾斜、滚筒和缠绕膜架等机构,分别由马达和液压缸驱动。
为了保证青贮圆捆裹膜机裹出草捆的密封性,要求裹膜机的裹膜马达和转料马达的转速比成线性关系;通常采用不同排量的两个马达串联使用,实现两个马达的转速比恒定。但是,两个串联的马达会使前一个马达的扭矩造成浪费,同时为了保证两个马达转速比恒定,后一个必须选择大排量马达,这种使用方法并不合理。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对现有技术的裹膜机液压传动系统进行改进,通过改进串联马达的不合理性,从而消除串联马达中的扭矩浪费情况。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青贮圆捆裹膜机的液压传动系统,该液压传动系统包括油箱1、液位温度计2、注油器3、吸油过滤器4和拖拉机发动机5,所述拖拉机发动机5作为变量泵6的原动机带动变量泵6转动,将油箱1中油液经过吸油过滤器4粗过滤后,过滤后的油液进入变量泵6后从出油口进入手动换向阀7进油口,变量泵6输出的多余流量会从溢流阀23溢流掉,手动换向阀7的回油路直接和油箱1相接;手动换向阀7的控制口A和B分别与第一快换接头8和第二快换接头9相连,第一快换接头8的输出油路和高压滤油器10相接通,高压滤油器10输出油路进入多路阀主进油口,该多路阀集成了四块电磁换向阀,分别是第一电磁换向阀11、第二电磁换向阀12、第三电磁换向阀13和第四电磁换向阀14,多路阀的主进油口和第一电磁换向阀11、第二电磁换向阀12、第三电磁换向阀13和第四电磁换向阀14进油口相通,同样该多路阀主回油口和第一电磁换向阀11、第二电磁换向阀12、第三电磁换向阀13和第四电磁换向阀14回油口相通,回油通过第二快换接头9流回至手动换向阀7回油口后流回至油箱1,第一电磁换向阀11经过分流阀15分别与裹膜马达16和转料马达17相连,第二电磁换向阀12直接与倾斜液压缸18相连,第三电磁换向阀13经过平衡阀22与夹紧液压缸19相连,第四电磁换向阀14直接与并联的第一切膜液压缸20和第二切膜液压缸21连接,该液压传动系统所用的液压油主要通过注油器3加入至油箱1,通过液位温度计2直接观察油箱1中油液的温度和液位。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改进串联马达的现有技术,利用定比分流并联两个马达的方法,选用小排量马达替换大排量马达即可满足系统要求,同时避免了马达串联造成的扭矩浪费现象;
2)通过采用分流阀,使进入两个相同排量马达的流量成定比关系,实现了两个马达同步不同速度的控制要求;
3)利用平衡阀可以保证夹紧液压缸的运动不受载荷变化的影响,保证其运动速度的平稳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液压传动系统原理图;
图2为图1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中:油箱1、液位温度计2、注油器3、吸油过滤器4、拖拉机发动机5、变量泵6、手动换向阀7、第一快换接头8、第二快换接头9、高压滤油器10、第一电磁换向阀11、第二电磁换向阀12、第三电磁换向阀13、第四电磁换向阀14、分流阀15、裹膜马达16、转料马达17、倾斜液压缸18、夹紧液压缸19、第一切膜液压缸20、第二切膜液压缸21、平衡阀22、溢流阀23、裹膜旋转架24、切膜刀架25、支滚架26、滚筒27、夹紧杆28、薄膜2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甘肃省机械科学研究院,未经甘肃省机械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8469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路板结构
- 下一篇:无轴承永磁同步电机的控制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