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稻收割机杂草分离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521084646.9 | 申请日: | 2015-12-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328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8 |
| 发明(设计)人: | 乔保建;乔琪;张宏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禾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01D75/00 | 分类号: | A01D75/00;A01D45/0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41003 安徽省芜***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稻 收割机 杂草 分离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稻收割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稻收割机杂草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化肥工业的快速发展和农业科技推广力度的加大,为农业增产增效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但农田长期以来大量使用化肥、农药以及焚烧、废弃秸秆,造成土壤板结,有机质含量逐年下降,农田有机质含量世界平均水平为2.4%,我国农田有机质水平在0.3%~1.3%,已到了危险的边缘,遏制农田地力呈现下降趋势,提高土壤有机质成分是当务之急,实行秸秆还田,将农作物收获后的残余物堆积沤制成有机肥,可以减少化肥用量,增加有机肥,补充和平衡土壤养分,改善土壤结构,保持和提高土壤肥力,对于提高资源利用率,节本增效,提高耕地基础地力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在使用的各类国产或进口收割机时,秸秆通常是截断、粉碎后直接下落,形成一层厚度约为100mm以上,宽为500mm左右的秸秆层,这一层秸秆将会影响:一是在“稻套麦”作业后,使得麦苗被覆盖,当遇到霜冻时,这些被覆盖的麦苗容易被冻死;二是在旋耕时,普通的旋耕机无法旋耕这层秸秆下的土壤,通常需要进行两次作业,即先由人工用钉耙进行分草,或者用圆盘耙进行分草,因此需要设计一种用于水稻收割的杂草分离装置。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稻收割机杂草分离装置,结构简单,能耗低,切割后的秸秆抛撒均匀,可以满足秸秆还田,增加土壤肥力和有机质,并改善土壤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水稻收割机杂草分离装置,它包括V带轮、芯轴与左万向轴承,所述芯轴插在V带轮中,所述左万向轴承套在芯轴外侧,所述左万向轴承连接有左支撑板,所述左支撑板连接有套筒,所述套筒外侧上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左侧设置有左旋叶片,所述隔板左右连接有两块刮板,所述隔板右侧设置有右旋叶片,所述右旋叶片右侧连接有右支撑板,所述右支撑板连接有右万向轴承。
进一步地,所述套筒两侧端面设置有端盖。
进一步地,所述左旋叶片与右旋叶片结构相同,所述左旋叶片与右旋叶片厚度为1.8mm-2.2mm。
进一步地,所述套筒直径为14cm-18cm,长度为90cm-98cm。
进一步地,所述V带轮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通过V带与V带轮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可以将收割机收割后截断、粉碎的秸秆均匀分散在田间,防止麦苗被覆盖而冻死,节省了人工分草的人力,提高了麦苗的存活率,减少了二次作业,增加了经济效益,结构简单,能耗低,切割后的秸秆抛撒均匀,可以满足秸秆还田,增加土壤肥力和有机质,并改善土壤结构,值得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套筒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为:1-V带轮,2-芯轴,3-左万向轴承,4-左支撑板,5-套筒,6-隔板,7-左旋叶片,8-刮板,9-右旋叶片,10-右支撑板,11-右万向轴承,12-端盖,13-驱动电机,14-V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水稻收割机杂草分离装置,它包括V带轮1、芯轴2与左万向轴承3,所述芯轴2插在V带轮1中,所述左万向轴承3套在芯轴2外侧,所述左万向轴承3连接有左支撑板4,所述左支撑板4连接有套筒5,所述套筒5外侧上设置有隔板6,所述隔板6左侧设置有左旋叶片7,所述隔板6左右连接有两块刮板8,所述隔板6右侧设置有右旋叶片9,所述右旋叶片9右侧连接有右支撑板10,所述右支撑板10连接有右万向轴承11。
在上述实施例上优选,所述套筒5两侧端面设置有端盖12。
在上述实施例上优选,所述左旋叶片7与右旋叶片9结构相同,所述左旋叶片7与右旋叶片9厚度为1.8mm-2.2mm。
在上述实施例上优选,所述套筒5直径为14cm-18cm,长度为90cm-98cm。
在上述实施例上优选,所述V带轮1连接有驱动电机13,所述驱动电机13通过V带14与V带轮1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禾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芜湖禾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8464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旋转脱粒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可移动的自动采集苹果机器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