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烟气分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83814.2 | 申请日: | 2015-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290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1 |
发明(设计)人: | 楼颖明;田英明;张志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华川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33 | 分类号: | G01N21/33;G01N21/64;G01N1/28 |
代理公司: | 上海百一领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43 | 代理人: | 甘章乖 |
地址: | 200232 上海市徐***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烟气 分析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烟气处理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烟气分析装置。
背景技术
当前,我国各部委、省市都制定进一步提升煤电高效清洁发展水平的 行动计划,积极推进燃煤机组(锅炉)超低排放改造,要求燃煤机组烟气 排放达到天然气机组排放标准的水平,即二氧化硫排放浓度不超过 35mg/m3,这对固定污染源烟气排放连续监测(CEMS)提出了新的挑战和任 务。
国内现有冷干直抽法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主要针对相对较高浓度的污 染物排放限值进行设计,气体分析仪以红外非分散(NDIR)监测方法为主, 用于超净排放低浓度污染物排放在线监测存在明显的不足与缺陷。NDIR气 体分析仪的SO2最低检出限2-3mg/m3,该指标不能满足SO2排放限值的 35mg/m3测量要求,因此选用一款适用于超净排放低浓度污染物排放在线监 测的烟气分析仪是最基本与最实际的首要问题。
现有烟气分析系统有如下几种:
1.请参阅图1,一种典型的红外烟气分析仪应用于烟气监测,被检测 的烟气经过烟气预处理单元1的降温、除湿、除尘多方面的预处理后通过 采样泵2推入分析仪3,分析仪3采用红外线气体分析仪。烟气从分析仪3 进气口进入,对进气的流速没有严格的要求,分析仪3通过非分散红外吸 收的原理检测出烟气中各组分的浓度,最后从出气口排空。
本方案中,分析仪3对被检样气流速没有严格要求,只要在一定范围 内即可,但分析仪3的SO2最低检出限为2-3mg/m3,该指标不能满足SO2排放限值的35mg/m3测量要求。
2.请参阅图2,一种典型的紫外荧光烟气分析仪应用于大气监测。紫 外荧光气体分析仪的特点是对被检气体的流量要求较高,分析仪3内部的 气室入气口设有“音速孔”,只要入气口的压力保持一定,气室内部与外 部(气室出气口)的压差大于两倍以上,进入气室的流量就保持恒定。分 析仪3配备的专用真空泵2的作用就是为了气室内外部压差大于两倍,产 生恒流效果。分析仪3入气口连接预处理单元1(空气过滤器)。
由于取样泵2(分析仪真空泵)的作用,紫外荧光气体分析仪3的气 室处是大于两倍负压状态,被检测的大气处稳定的标准大气压的状态下从 进气口以恒定的流速抽入分析仪3气室,分析仪3通过紫外荧光原理检测 出烟气中各组分的浓度,最后经由分析仪3出气口,经真空泵2排空。预 处理单元1(即:空气过滤器)的作用是除去空气中的水分。
在本方案中,采用紫外荧光法的SO2分析仪,该方法的分析仪3的检 出限极低,满足监测要求。但是,烟气与大气不同,烟气的特点是含粉尘、 水分多,需要从烟道或烟道中抽取出来后经过预处理单元1进行除水除尘, 由于取样泵2出气口的压力会随烟道和预处理的工况,以及泵运行状态变 化,无法保证紫外荧光分析仪3进气口的压力稳定,从而造成分析仪3取 样流量无法恒定,分析仪3的准确度会受到很大影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而提供一种烟气分析装 置,有效地解决了分析仪烟气流量波动的问题和潮湿空气进入分析仪影响 正常运行的问题,具有稳定性强、精确度高的优点。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烟气分析装置,包括一排气管路与依次连接的一烟 气预处理单元、一采样泵、一三通接头、一紫外气体分析仪和一分析仪真 空泵,所述采样泵的出气口连接所述三通接头的第一接口,所述紫外气体 分析仪的进气口连接所述三通接头的第二接口,所述排气管路的入气口连 接所述三通接头的第三接口,所述烟气预处理单元的入气口连接外部烟气 管道。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紫外气体分析仪的气室入口设置 有音速小孔。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紫外气体分析仪采用紫外荧光分 析仪。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还包括一管道切换装置和一进气管路, 所述进气管路、所述排气管路和所述三通接口的第三接口分别连接所述管 道切换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还包括一空气处理器,所述空气处理 器设置于所述进气管路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华川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华川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8381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