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手动航空滑油注油枪有效
| 申请号: | 201521083059.8 | 申请日: | 2015-12-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081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04 |
| 发明(设计)人: | 张嘉强;吴文龙;黎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嘉强 |
| 主分类号: | F16N3/12 | 分类号: | F16N3/12 |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张月光;林伟斌 |
| 地址: | 524001 广东省湛江市霞山区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手动 航空 注油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注油枪设备,具体涉及一种手动航空滑油注油枪,属于航空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作为一个航空地勤维护人员,需要经常给航空电机轴承和齿轮、操作机构支点、组装联接以及某些仪器、仪表添加润滑油脂,目前,注油枪主要分为手动注油枪、气动注油枪和电动注油枪三类,其中手动注油枪使用最便捷,最广泛,而且成本低廉,易于组装,但传统的航空滑油注油枪单人使用不方便,注油时必须一人持枪,另一人持喷嘴并用抹布盖住注油点,以防滑油喷溅,但很难看清注油情况,稍有不慎就会弄一脸滑油。
现阶段航空地勤维护人员大都是使用这种手动注油枪,众所周知,航空滑油对人体皮肤具有较高的腐蚀性,另外,由于注油筒底有高压弹簧,单人加油费时费力,可见现有技术存在严重的不足,因此我们迫切需要对现有技术进行革新。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动航空滑油注油枪,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手动航空滑油注油枪,包括堵头、注油筒、引油杆、引油塞、密封圈、高压弹簧、固杆基座、把手、滑阀、胶管、止动螺栓、滑油喷嘴和透明玻璃罩,所述堵头下侧通过螺纹与注油筒连接,且注油筒内部设有引油杆,所述引油塞置于引油杆上侧,且引油塞通过密封圈与注油筒内壁紧密贴合,所述高压弹簧固定在固杆基座上侧,且固杆基座底部与注油筒连接,所述把手左侧连接滑阀,且滑阀左侧与胶管连接,所述止动螺栓下侧固定滑阀止动销,所述滑油喷嘴与透明玻璃罩安装于胶管左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固杆基座内侧和引油杆中部设有自锁螺纹。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止动螺栓左侧设有止动销。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把手内部设有弹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滑油喷嘴内部有封严圈。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手动航空滑油注油枪注油时可单人操作,一手持滑油枪,一手按压带有透明玻璃罩的滑油喷嘴,可以很清楚的看到注油情况,加油时,稍微用力后拉并旋转引油杆把手,通过自锁螺纹固定引油杆位置,省时省力,成本低廉,手枪握把式杠杆原理提升操作使用性,单手操作设计,注油更简单。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堵头;2、注油筒;3、引油杆,4、引油塞,5、密封圈;6、高压弹簧,7、固杆基座;8、把手;9、滑阀;10、止动螺栓,11、胶管,12、滑油喷嘴;13、透明玻璃罩。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手动航空滑油注油枪,包括堵头1、注油筒2、引油杆3、引油塞4、密封圈5、高压弹簧6、固杆基座7、把手8、滑阀9、胶管10、止动螺栓11、滑油喷嘴12和透明玻璃罩13,所述堵头1下侧通过螺纹与注油筒2连接,且注油筒2内部设有引油杆3,所述引油塞4置于引油杆3上侧,且引油塞4通过密封圈5与注油筒2内壁紧密贴合,所述高压弹簧6固定在固杆基座7上侧,且固杆基座7底部与注油筒2连接,所述把手8左侧连接滑阀9,且滑阀9左侧与胶管10连接,所述止动螺栓11下侧固定滑阀9止动销,所述滑油喷嘴12与透明玻璃罩13安装于胶管10左侧。
所述固杆基座7内侧和引油杆3中部设有自锁螺纹,可以在不使用时自动将本实用新型锁死;所述止动螺栓11左侧设有止动销,可以保证制动螺栓11工作过程更加稳定;所述把手8内部设有弹簧可以使把手8在下压过后能够自动的弹回;所述滑油喷嘴12内部有封严圈,可以增加本实用新型的密封性,防止在使用时发生漏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嘉强,未经张嘉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8305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