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避免击穿短路现象的碳化硅用整流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82891.6 | 申请日: | 2015-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127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04 |
发明(设计)人: | 贾继业;王展其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中电变压整流器厂 |
主分类号: | H02M7/00 | 分类号: | H02M7/00;H05K7/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077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避免 击穿 短路 现象 碳化硅 整流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力电子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避免击穿短路现 象的碳化硅用整流器。
背景技术
目前碳化硅行业整流器的运行电流大,大都采用同相逆并的结构形式,其 有如下缺点:
1.结构复杂正负紧贴容易短路:由于采用同相逆并的结构形式正负紧贴, 在大电流高电压下易产生短路事故,造成桥臂元件损坏甚至整个机组烧毁,殃 及整流变压器的安全。
2.连接母线成扇形布置且比较长:连接母线长短不一,阻抗不均;而且连 接母线及较长(一般在2米以上),损耗增大,直接影响机组运行效率。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避免击 穿短路现象的碳化硅用整流器,为一种安全节能的结构形式和压装及连接方 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可避免击穿短路现象的碳化硅用整流器,位于整流柜中,包含若干布 置在整流柜顶部与底部的整流单元,每个整流单元均包含交流母线1、直流母 线2、若干整流二极管3以及与整流二极管3对应的水冷散热器5和弹簧压接 机构4,变压器输出的交流电通过交流母线1连接至整流二极管3进行整流, 整流后输出的直流电通过直流母线2向外输出,所述整流二极管3对称贴装在 直流母线2的两侧,并通过水冷散热器5和弹簧压接机构4压紧。所述直流母 线2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正极,一部分为负极,其中整流柜顶部整流单元中 的直流母线2为正极,整流柜底部整流单元中的直流母线2为负极,正负极之 间物理间距大于1米。
所述交流母线1位于整流柜中部,与各整流单元的纵向距离均相等。
所述直流母线2上沿其长度方向有六个齿形孔,六个齿形孔在直流母线2 的截面上呈两行三列的分布形式。
所述水冷散热器5包括主散热体51和导电体52,主散热体51为锥形空腔 体,导电体52为长方体结构,主散热体51的长度方向的末端和导电体52的 长度方向的前端通过斜面体55相连接,主散热体51内部设置有多个同心的环 形结构的水冷通道53,多个水冷通道3之间由环形壁隔开,各环形壁上有连通 口,从而形成沿环形壁弯折流动的通道,水冷通道53的出入口均在主散热体 51长度方向的前端面上,导电体52上沿其厚度方向设置有6个连接孔54。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结构布置简单安全:由于正负上下拉开布置结构,使正负极空气距离1 米以上,保证了高电压下不会被击穿短路。
2.直流母线不变形:采用双面轴式压装的方式,保证了直流母线不受其它 应力,不变形,保证了元件在持续有效压力下的可靠运行。
3.连接简单有效:与交流母线间采用直排最短连接,大大降低了交流损耗。
4.散热效果好:采用水冷母线和带环形通道的散热器,使得散热效果更好, 还解决了通水腐蚀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流器的正面视图。
图2是图1的左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个整流单元的正面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水冷散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与变压器的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可避免击穿短路现象的碳化硅用整流器,位于整 流柜中,包含若干布置在整流柜顶部与底部的整流单元,一个整流单元即一个 整流臂,每个整流单元均包含交流母线1、直流母线2、若干整流二极管3以 及与整流二极管3对应的水冷散热器5和弹簧压接机构4,变压器输出的交流 电通过交流母线1连接至整流二极管3进行整流,整流后输出的直流电通过直 流母线2向外输出。其中,所述交流母线1位于整流柜中部,与各整流单元的 纵向距离均相等,即,交流母线1在整流柜中部横向设置,与各整流单元连接 呈一一对应的直排连接方式,交流母线实现直排不打弯;可尽量靠近布置,降 低交流损耗,效率得到提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中电变压整流器厂,未经西安中电变压整流器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8289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门栏杆
- 下一篇:通用集成电路卡多应用下的个人标识号的管理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