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内组件隆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82572.5 | 申请日: | 2015-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713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1 |
发明(设计)人: | 蒋玲;张超;刘玉婷;李成翔;徐文强;马绪标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23P11/02 | 分类号: | B23P11/02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曹政 |
地址: | 241006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组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排气系统部件的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内 组件隆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环保意识的增强,作为大众消费的汽车的排放 和生产都应该符合环保的要求。然而,当前汽车消声器的内组件生产制造仍在 采用传统非环保的制造方式——人工焊接,这种生产首先将消声器内组件的隔 板和和孔管组装到焊接工装上进行固定,对固定好的隔板和孔管结合部位进行 多点焊接,使其组合成一个整体部件装配到消声器筒体中。
在实现本实用新型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这 种采用焊接内组件的制造方法有以下弊端:1.工人的生产效率低下,对于一般 的内组件大约需要点焊8到32个焊点,由于零件装配在焊接工装上,受空间位 置的影响,先只能焊接正面,正面焊好后取下翻转过来再焊接背面,费时费力。 2.影响产品的品质,在焊接过程中,由于是靠人来控制,难免会出现漏焊、焊 穿、虚焊、焊渣飞溅等焊接缺陷。这些缺陷会给消声器带来异响和消音效果不 佳等影响,还需人工去除焊渣,增加了生产成本,难以消除潜在的索赔风险。 3.焊接过程中会产生烟雾和弧光对环境和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产生危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对安装在工装上的所有孔管和 隔板自动地完成它们间的涨紧固定的汽车内组件隆脊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汽车内组 件隆脊装置,具有:
床身;
固定安装在所述床身上的内组件安装工装,汽车内组件固定在所述内组件 安装工装上;
通过驱动机构可在所述床身上移动、从而原理或靠近所述内组件安装工装 的滑动座,所述滑动座上固定有隆脊模具;在所述滑动座移动过程中,所述隆 脊模具能够伸入所述内组件安装工装上的所述内组件中。
所述床身上设有导轨,所述内组件安装工装可滑动地安装在所述导轨上。
所述驱动结构为齿轮和齿条机构。
所述床身上设有控制面板。
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对安装在工装 上的所有孔管和隔板自动一次性地完成它们间的涨紧固定,取代了人工一点一 点地焊接工作。此生产制造方式高效快捷,消除了焊接缺陷,不存在焊渣带来 的异响问题,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汽车内组件隆脊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上述图中的标记均为:1、床身,2、内组件安装工装,3、导轨,4、滑动 座,5、隆脊模具,6、控制面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 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参见图1,一种汽车内组件隆脊装置,具有:
床身1;
固定安装在床身1上的内组件安装工装2,汽车内组件固定在内组件安装工 装2上;
通过驱动机构可在床身1上移动、从而原理或靠近内组件安装工装2的滑 动座4,滑动座4上固定有隆脊模具5;在滑动座4移动过程中,隆脊模具5能 够伸入内组件安装工装2上的内组件中。
床身1上设有导轨3,内组件安装工装2可滑动地安装在导轨3上。
驱动结构为齿轮和齿条机构。
床身1上设有控制面板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职业技术学院,未经芜湖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8257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液压拔轮器
- 下一篇:一种O型圈旋转上料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