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低频零点的内嵌开槽金属板的金属谐振腔滤波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82511.9 | 申请日: | 2015-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118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04 |
发明(设计)人: | 王世伟;郑炳龙;冯世芬;林景裕;褚庆昕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P1/207 | 分类号: | H01P1/207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罗观祥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低频 零点 开槽 金属板 金属 谐振腔 滤波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直列型金属腔滤波器,具体涉及一种具有低频零点的 内嵌开槽金属板的金属谐振腔滤波器。
背景技术
微波滤波器是现代通信系统中发射端和接收端必不可少的器件,它对信号 起分离作用,让有用的信号尽可能无衰减的通过,对无用的信号尽可能大的衰 减抑制其通过。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信号间的频带越来越窄,这就对滤 波器的规格和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矩形腔体滤波器具有高的频率选择性、 低插损、功率容量大、性能稳定等优点而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许多学者对腔 体滤波器产生多模的通带进行了研究,通过调节谐振器之间的耦合来改变分离 多模,产生传输零点,进一步提高带通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与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低频零点 的内嵌开槽金属板的金属谐振腔滤波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可产生多个传输极点及传输零点的腔体滤波 器,在矩形金属谐振腔体中,内嵌一块金属板,在金属板上开出槽线,通过调 节金属板及金属板上的槽线的位置、大小,来控制滤波器的传输极点及传输零 点的位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低频零点的内嵌开槽金属板的金属谐振腔滤波器,包括探针和SMA 头,还包括金属谐振腔,所述金属谐振腔内嵌金属板,所述金属板上开有槽线。
所述槽线具体为矩形。
所述槽线具体为三条,其中一条槽线位于金属板长度方向的中线位置,另 外两条关于金属板长度方向的中线对称。
所述探针和SMA探头焊接在一起,具体两组,分别位于金属谐振腔的两端 用于馈电。
所述位于金属板长度方向中线的槽线长度大于另外两条槽线。
所述金属谐振腔及金属板为矩形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能够满足小型化、高选择性、高Q值、设计和加工简单等 特点;
(2)本实用新型结构体积小,改善了矩形腔体滤波器体积大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侧视图;
图3为图1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频率相应的电磁仿真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 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
一种具有低频零点的内嵌开槽金属板的金属谐振腔滤波器,包括金属谐振 腔3、所述金属金属谐振腔3内嵌金属板1,所述金属板1上开有槽线2。
如图1-图3所示,金属谐振腔为矩形结构,其长度大概为工作的中心频率 的1/2波长,宽度大概为中心频率的1/4波长,金属板内嵌入金属谐振腔内, 并与金属谐振腔的前后内壁面连接。
所述金属板上开有槽线,本实施例中开有三条槽线,三条槽线均为矩形, 其中一条槽线位于金属板长度方向的中线上,并且其长度与金属板的宽度相等, 另外两条槽线的位置关于金属板长度方向中线对称,且位于中线的两侧,所述 位于中线的槽线长度大于另外两条槽线的长度。
本实施例还包括探针4和SMA头5,所述探针和SMA探头焊接在一起,金属 谐振腔两个侧面均设置探针和SMA头,所述探针与金属板连接,用于馈电。
所述金属板及金属谐振腔均由金属材料制成,优选金和银。
本实施例的加工过程如下:
将金属谐振腔切开分为上、下腔体,和金属板;
在金属板上开出槽线及用于固定螺钉的螺纹和连接探针的小孔;
在下腔体上,在输入输出每个端口附近开出固定SMA接头的螺纹孔,在腔 体壁开出固定螺钉的螺纹和固定金属板的凹槽、在输入输出端口开出容纳探针 的通孔的下半部分;
在上腔体上,在输入输出每个端口附近开出固定SMA接头的螺纹孔,在上 腔体的腔体壁上开出固定螺钉所对应的螺纹孔,并在输入输出端腔体壁开出容 纳探针的通孔的上半部分;
最后将SMA头与探针焊接好,将金属板嵌入下腔体的凹槽上,把探针焊接 到金属板,用螺钉把SMA头固定在金属腔上,盖上金属上腔体,并且用螺钉把 上腔体、金属板和下腔体固定起来,最后进行测试。
如图4所示,仿真图说明所提滤波器结构能在上下截止频带内引入传输零 点,在通带内产生传输极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8251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温泉水疗馆内高温高湿空气的节能利用系统
- 下一篇:一种新型汽车蓄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