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抗菌防臭毛巾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82431.3 | 申请日: | 2015-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792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13 |
发明(设计)人: | 吕鹏;张梓晗;吴义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银派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K10/02 | 分类号: | A47K10/02;B32B15/02;B32B15/14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合肥新安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4101 | 代理人: | 何梅生;卢敏 |
地址: | 230088 安徽省合肥市高新区黄山路6***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抗菌 防臭 毛巾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家庭清洁用品,尤其涉及一种抗菌防臭毛巾。
背景技术
作为一种常用的清洁工具,毛巾在人们的健康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洗头、洗脸、洗澡、洗脚、擦拭家具等等,毛巾的用处可以说无处不在。毛巾由于常常需要接触温水,温湿的环境极易滋生细菌,而生活节奏的加快使得人们容易忽视毛巾的清洁与保养,这就容易引起毛巾霉变发臭,从而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
市面上出现了一些抗菌防臭的毛巾产品,主要有以下两种:一种是使用药物浸轧,这种方法制备的毛巾在开始的一段时间内具有抗菌防臭的效果,但是随着使用次数的增加,药物和抗菌剂逐渐流失,效果下降;另一种是采用金属纤维(铜、银等蒸镀于纺线上)与棉线混纺制成,这种毛巾的抗菌除臭效果持久显著,但是金属纤维的制作工艺复杂,需要使用大量的金属原料,成本高昂,且易破坏纺线原有的性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菌防臭毛巾,旨在可以长期有效的保持毛巾的不腐不臭的同时,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抗菌防臭毛巾,其结构特点在于:所述抗菌防臭毛巾包括毛巾本体,毛巾本体是由第一层和第二层构成的双层结构,两层皆为抗菌防臭面料层。
所述抗菌防臭面料层是由负载有微米银的纺织纤维构成。所述负载有微米银的纺织纤维是在纺织纤维的表面负载固定有微米银。所述纺织纤维为棉纤维或者竹炭纤维。所述微米银呈线状,长度为1~100微米,直径为20~100纳米。所负载的微米银的质量占纺织纤维质量的0.0001~0.01%。
所述抗菌防臭面料的制作方法如下:
a、将棉纤维或者竹炭纤维浸泡在微米银的重量含量为0.01%~1%的微米银墨水中15~60分钟,取出晾干至没有液体滴下,放入烘箱内烘干,获得负载有微米银的纺织纤维;
b、将所得的负载有微米银的纺织纤维纺成线,得到含有微米银的纺线;
c、将含有微米银的纺线通过机纺成布,即得到所述抗菌防臭面料。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本实用新型的抗菌防臭毛巾,可以长期有效的保持毛巾的不腐不臭,微米银分布均匀,极大地提升了银的利用率,降低产品的成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抗菌防臭毛巾采用双层结构,更耐用,抗菌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毛巾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毛巾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构成本实用新型抗菌防臭面料层的负载有微米银的纺织纤维的截面示意图;
图4为构成本实用新型抗菌防臭面料层的负载有微米银的纺织纤维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为毛巾本体,2为第一层;3为第二层;4为纺织纤维;5为微米银。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抗菌防臭毛巾,其包括毛巾本体1。如图2所示,毛巾本体1是由第一层2和第二层3构成的双层结构,两层皆为抗菌防臭面料层。
抗菌防臭面料层是由负载有微米银的纺织纤维构成。如图3和图4所示,负载有微米银的纺织纤维是在纺织纤维4的表面负载固定有微米银5。本实施例中纺织纤维为棉纤维;微米银呈线状,长度为10微米,直径为20纳米。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抗菌防臭毛巾的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区别在于纺织纤维为竹炭纤维;微米银呈线状,长度为100微米,直径为100纳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银派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合肥银派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8243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擦窗机升降立柱插销联动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双磨粉碎的高效型豆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