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打孔攻丝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521082012.X | 申请日: | 2015-12-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251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2 |
| 发明(设计)人: | 宋来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鸿鑫晨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P23/02 | 分类号: | B23P23/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00000 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打孔 攻丝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加工设备技术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自动打孔攻丝机。
背景技术
攻丝机是用丝锥加工内螺纹的一种机床,它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内螺纹加工机床。通常 在攻丝之前需先对工件进行打孔,工件往返于打孔装置和攻丝装置之间,因此,对孔进行二 次定位时,难以保证定位精度,出现攻丝偏离圆孔的情况。申请号为201120453965.8的中国 专利公开了一种自动打孔攻丝机,用于对工件打孔并攻丝,该自动打孔攻丝机包括工作台、 打孔装置和攻丝装置,打孔装置位于工作台下部,攻丝装置位于工作台上部;打孔装置设有 至少一个钻头,攻丝装置设有和钻头的数量相同的丝攻,工作台上设有和钻头相配的的通孔; 同时,打孔装置和攻丝装置均配有升降装置。工作台上从前至后设有待加工区、加工区和出 料区,且待加工区、加工区和出料区的右侧设有机械手。这种自动打孔攻丝机生产操作简单、 定位精度高,但其定位夹和通孔为固定大小,不能满足不同规格工件的加工需要;定位夹不 能很稳固的夹紧工件,导致工件位置在加工过程中可能出现偏移;且该打孔攻丝机的上料区、 出料口、加工区、待加工区、输送机构等占用了较多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自动打孔攻丝机,其可以对不同 规格的工件进行打孔攻丝,易于操作,且加工精度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动打孔攻丝机,包括打孔装置、 攻丝装置、旋转工作台和移位装置;所述打孔装置位于旋转工作台下方,所述攻丝装置位于 旋转工作台上方,所述移位装置位于旋转工作台的一侧;所述打孔装置包括钻头、钻头夹具、 打孔气缸和下电机,所述钻头安装在钻头夹丝攻夹具,所述丝攻和钻头处于同一竖直方向上, 所述丝攻安装于丝攻夹具的下方,所述丝攻夹具和上电机连接,所述丝攻夹具上端连接升降 装置;所述移位装置为C字形结构,所述移位装置的竖直柱上设有位置控制器,所述竖直柱 的上端部和下端部分别连接上水平伸缩杆和下水平伸缩杆,所述上水平伸缩杆端部和垂直设 置的滑杆连接,所述升降装置与滑杆配合安装,所述下水平伸缩杆和打孔气缸连接,所述打 孔气缸、上水平伸缩杆、下水平伸缩杆和升降装置均与位置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旋转工作台 为圆形,下方设有旋转电机,上表面设有环形排列的若干工位孔,所述工位孔为通孔,每个 工位孔上设有与之相匹配的装夹机构,若干所述工位孔和装夹机构的尺寸沿旋转工作台的边 缘至圆心依次减小,所述装夹机构内部设有弹簧。
进一步的,所述装夹机构内侧贴有橡胶条。
进一步的,所述位置控制器上设有显示屏和控制按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针对不同规格的工件,可将工件放到合适的工位孔上,且能 一次放置多件工件,旋转工作台转动可依次对工件进行加工,加工效率高;移位装置通过控 制器能够精准定位打孔攻丝机的位置,易于操作,精准度高;装夹机构的橡胶条能增加摩擦 力,能更加稳固的夹紧工件,避免工件在加工过程中由于强震动出现偏移;旋转工作台有效 节约了输送机构所占用的空间,便于加工过程中设备零部件的观察和维修。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全自动打孔攻丝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旋转工作台以及旋转工作台上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打孔装置,2、攻丝装置,3、旋转工作台,4、移位装置,5、工件,11、钻头, 12、钻头夹具,13、下电机,14、打孔气缸,21、丝攻,22、丝攻夹具,23、上电机,24、 升降装置,31、旋转电机,32、工位孔,33、装夹机构,34、弹簧,41、位置控制器,421、 上水平伸缩杆,422、下水平伸缩杆,43、滑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鸿鑫晨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天津鸿鑫晨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8201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