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火力发电节能锅炉有效
| 申请号: | 201521080955.9 | 申请日: | 2015-12-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451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8 |
| 发明(设计)人: | 樊振萍;吕猛;周小朋;白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
| 主分类号: | F22B1/22 | 分类号: | F22B1/22;F22B37/00;F24J2/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071003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火力发电 节能 锅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火力发电节能锅炉。
背景技术
作为煤炭的消耗大户,火力发电厂较高的供电煤耗造成我国一次能源的巨大浪费,不利 于能源的可持续发展;而且煤炭的大量燃烧也增加了污染物的排放,影响环境质量的同时也 给政府增加了减排压力。火电机组的锅炉效率是衡量其能量利用率的重要经济性指标,通过 优化炉内燃烧工况,可实现提高锅炉效率、降低污染物NOx排放的目标,是火电厂节能减排 的重要措施。
锅炉作为一种能量转换设备,向锅炉输入能量有煤中的化学能、电能、高温烟气的热能 等形式,而经过锅炉转换,向外输出具有一定热能的蒸汽、高温水或有机热载体,以实现发 电或供暖等应用。其中用于煤燃烧的锅炉较为普遍。传统的锅炉主要包括热交换器、燃烧室、 送风装置、排烟装置及上煤器等部件,锅炉在工作时,上煤器和送风装置分别向燃烧室输送 煤和空气,煤在燃烧室内燃烧,热交换器吸收燃烧室内辐射热,将水加热为饱和蒸汽,实现 水汽分离,燃烧后的气体通过排烟装置的烟道排出。但是,目前锅炉存在以下缺点:
1)燃烧不完全。较多采用多送入空气量以减少不完全燃烧的热损失,但排烟热损失会增 大,并且将未充分燃烧的煤粒排出,导致资源浪费,同时加剧硫氧化物腐蚀和氮氧化物生成, 导致对环境污染较为严重;
2)因为炉体结构原因,燃烧不充分,热效率低,又严重污染了大气环境,为使烟气达到 排放标准,就需要增加脱硫、除尘设备,增加了锅炉运行的成本;
3)目前将太阳能应用于锅炉的产品,普遍存在着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利用效率低等 问题,同时仅仅是利用太阳能作为能源也会受到天气不同程度的影响和限制。
因此,如何在减少资源浪费的同时降低环境污染,实现节能减排的目的,是本领域技术 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火力发电节能锅炉,其能够 在减少资源浪费的同时降低环境污染,实现低运行成本、低污染的环保节能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新型火力发电节能锅炉,包括锅炉本体、微波产生装置和水处理装置1;所述锅炉 本体包括燃烧室2及与所述燃烧室2连通的送风机3、排烟装置4和上煤器;所述排烟装置4 具有烟道,该烟道内设置有加热板;所述微波产生装置位于所述燃烧室2的侧边,用于产生 微波并输送至所述燃烧室2,该微波产生装置包括磁控管、微波室5及设置在微波室5上的 微波输出窗口51;所述水处理装置1与锅炉本体连接,用于接收并处理锅炉用水,其通过出 水管道与联合致热装置相接,所述联合制热装置通过热水储箱9连接锅炉注水泵后经注水管 道与所述锅炉本体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联合制热装置包括太阳能真空集热管束6、风力搅拌装置7和加热水箱8; 所述太阳能真空集热管束6经过热水管输送热水至加热水箱8中;所述风力搅拌装置7由风 轮71旋转,风能转变为机械能,传给转轴带动伸入加热水箱8中的搅拌转子的叶片72转动, 搅拌水做涡流运动,将机械能转化为热能,使水加热升温。
进一步地,所述联合制热装置还包括热水循环泵10,其对加热过程进行强制热循环,均 衡两种热源,提高致热速度。
进一步地,所述加热板上设置有若干超导热管。
进一步地,所述微波产生装置还包括与所述磁控管连接的冷却水箱52。
进一步地,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排烟装置4上的省煤器41。
进一步地,还包括用于调节所述省煤器41出口烟气温度的温度调节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热水储箱9为双层结构,内胆由保温材料制造。
进一步地,所述排烟装置4的出烟口处设有用于过滤灰尘的过滤装置42。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新型火力发电节能锅炉结构简单,能够在减少资源浪费的同时降低环境污染,实现低 运行成本、低污染的环保节能的目的,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未经华北电力大学(保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8095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内置燃烧套式蒸汽发生器
- 下一篇:钳具照明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