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竖向隔震支座有效
| 申请号: | 201521080824.0 | 申请日: | 2015-12-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075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04 |
| 发明(设计)人: | 李剑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永安减震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F7/08 | 分类号: | F16F7/08;F16F7/104;E04B1/98 |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信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35 | 代理人: | 王杰 |
| 地址: | 710000 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竖向 支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隔震支座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竖向隔震支座。
背景技术
地震灾害是人类遭受的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会给人类的生命及财产带来巨大 的威胁。地震波包括水平地震分量和竖向地震分量,传统观念认为水平地震分量是造成建 筑物破坏的主要原因,而大量的震害现象和地震记录显示,在高烈度区竖向地震对建筑物 的影响是很明显的。很多震害现象表现为结构出现水平环缝或掉头,还有的结构底层遭到 破坏而上部结构垂直下落,这些现象都表明在一些地震中竖向地震作用不容忽视。隔震结 构体系是区别于传统抗震结构体系的一种工程结构减震控制体系,通过设置隔震装置来消 耗地震的能量,从而减小隔震层上部结构的地震反应。隔震装置水平刚度很小,地震中结构 水平位移集中于隔震装置,上部结构层间水平位移很小,几乎只作整体平动,结构地震反应 很小。竖向地震作用的重要性以经被证实,某些结构抗震设计中必须考虑,而隔震结构由于 其特殊性,抗震设计时必须考虑竖向地震的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和问题,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竖 向隔震支座,通过合理设计弹性层的刚度,可适当延长结构的竖向自振周期,避开竖向地震 动的卓越周期,减小共振效应,从而减小结构的竖向地震反应。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竖向隔震支座,包括自上而下设置的上连接板、上套筒组、弹簧、夹层橡胶片、 下套筒组、下连接板,上连接板与下连接板之间设有弹簧,夹层橡胶片设置在上套筒组与下 套筒组之间,所述上连接板与上套筒组固定连接,下连接板与下套筒组固定连接,夹层橡胶 片与上套筒组及下套筒组通过热硫化粘和在一起。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上连接板设置连接孔。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下连接板设置连接孔。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上套筒组与上连接板通过焊接方式连接,下套筒组与下连 接板通过焊接方式连接。
本实用新型固有的振动频率较低,对竖向地震可以起到良好的隔离效果,同时也 能用于电器设备等,起到隔音降噪的作用,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且使用安全可靠,制造 成本低的特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 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 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 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竖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上连接板;2、下连接板;3、上套筒组;4、下套筒组;5、夹层橡胶片;6、弹簧; 7、上连接孔;8、下连接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 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 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根据图1所示,作为实施例所示的一种竖向隔震支座,包括自上而下设置的上连接 板、上套筒组、弹簧、夹层橡胶片、下套筒组、下连接板,上连接板与下连接板之间设有弹簧, 夹层橡胶片设置在上套筒组与下套筒组之间,所述上连接板与上套筒组固定连接,下连接 板与下套筒组固定连接,夹层橡胶片与上套筒组及下套筒组通过热硫化粘和在一起。
上连接板与下连接板之间设置套筒组,上套筒组与上连接板通过焊接方式连接, 下套筒组与下连接板通过焊接方式连接。
上连接板和下连接板的形状均为长方形钢板,上连接板或下连接板的四个角上分 别设置连接孔,上连接板的连接孔用于与上部结构使用螺栓连接,下连接板的连接孔与用 于与基础连接。
使用时,通过下连接板的连接孔将本实用新型与基础面连接,通过上连接板的连 接孔将本实用新型与上部结构连接即可使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 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 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 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永安减震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陕西永安减震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8082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吊挂设备的减振结构
- 下一篇:兼有定位与限制行程作用的减震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