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损伤圆柱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80198.5 | 申请日: | 2015-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483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8 |
发明(设计)人: | 胡长红;王强;周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安力莱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26 | 分类号: | H01M2/26;H01M2/02;B32B15/09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鄞州甬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8 | 代理人: | 黄宗熊 |
地址: | 343100 江西省吉***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损伤 圆柱 电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止软包装电池损伤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损伤圆柱电池。
背景技术
软包装电池,其用的外壳为铝塑膜,是质地比较柔软的包装材料,其内部包覆有电 极片和电解液等,构成完整的软包装电池;由于软包装电池的规格不同,需要剪裁不同 尺寸大小的铝塑膜包层来使用,包层一般是呈长方形,中间预留一定宽度的折边,然后 左右两侧进行翻折,中间的折边就形成电池的厚度,而两侧翻折的地方相互搭接将电极 片、电解液等物质包覆其中构成电池。
由于软包装电池的外壳是铝塑膜,其厚度薄,质地软,在电池组装好之后,进行搬 运操作过程,很容易发生变形、划伤等缺陷,极易造成铝塑膜内的电解液的泄露;这极 大的造成了电池的污染和废品率的提高;此外,软包装电池的极耳往往通过胶片与铝塑 膜粘结、隔离,但是极耳往往需要伸出电池本体一部分,而其又是质地柔软,容易变形 的材料,导致出现极耳直接与电池的铝塑膜接触而造成的短路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不易被撞伤、划伤,从而有效防止 电解液漏液且也不易短路的防损伤圆柱电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防损伤圆柱电池,包括圆 柱形电池本体,所述的圆柱形电池本体包括铝塑膜包层,铝塑膜包层内设置有由正极片、 负极片、隔膜卷绕而成的圆柱形电芯,电芯的两端分别连接有正极耳和负极耳;正极耳 和负极耳与铝塑膜包层之间位于圆柱形本体的两端设置有端部封边,铝塑膜包层与圆柱 形电芯形成的空隙内设置有电解液,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正极耳的外周面设置有正极耳 紧固片(PP材料),负极耳的外周面设置有负极耳紧固片;所述的铝塑膜包层的外周面 粘附有一层PET膜。
采用上述结构,由于在电池本体铝塑膜包层外周面粘附有一层PET膜,从而充分保 证电池在运输或移动过程不被磨损、变形划伤而造成电解液的泄露,从而充分保证电池 的正常使用,防止废品率的提高;另外本发明还采用在正极耳和负极耳的外周面设置有 极耳紧固片,具体采用PP材料作为绝缘采用,由于极耳质地软、且宽度窄,很容易反 生扭曲、形变,造成与铝塑膜包层接触导致电池短路,而采用上述的极耳紧固片很好的 保护极耳,防止反生扭曲、形变,从而进一步保证其发生短路现象。
作为优选,所述的PET(聚对苯二酸乙二酯)膜的厚度为0.05-3mm;采用该厚度 可以保证内部的铝塑膜包层不被划伤,同时在去除时方便,且原料用量少;进一步优选 为0.1-1mm。
作为优选,所述极耳的长度比极耳紧固片长1-5mm;采用该结构一来保证极耳的正 常工作,二来也可以保证极耳不被扭曲、形变,造成与铝塑膜包层接触导致电池短路。 作为进一步优选,所述极耳的长度比极耳紧固片长2-3mm。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防损伤圆柱电池剖视图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防损伤圆柱电池俯视图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但不仅限于以下 实施例。
如附图1-2所示:一种防损伤圆柱电池,包括圆柱形电池本体,所述的圆柱形电池 本体包括铝塑膜包层1,铝塑膜包层内设置有由正极片、负极片、隔膜卷绕而成的圆柱 形电芯2,电芯的两端分别连接有正极耳3和负极耳4;正极耳和负极耳与铝塑膜包层 之间位于圆柱形本体的两端设置有端部封边5,铝塑膜包层与圆柱形电芯形成的空隙内 设置有电解液,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正极耳3的外周面设置有正极耳紧固片(PP材料) 3.1,负极耳的外周面设置有负极耳紧固片4.1;所述的铝塑膜包层的外周面粘附有一层 PET膜6。
采用上述结构,由于在电池本体铝塑膜包层外周面粘附有一层PET膜,从而充分保 证电池在运输或移动过程不被磨损、变形划伤而造成电解液的泄露,从而充分保证电池 的正常使用,防止废品率的提高;另外本发明还采用在正极耳和负极耳的外周面设置有 极耳紧固片,具体采用PP材料作为绝缘采用,由于极耳质地软、且宽度窄,很容易反 生扭曲、形变,造成与铝塑膜包层接触导致电池短路,而采用上述的极耳紧固片很好的 保护极耳,防止反生扭曲、形变,从而进一步保证其发生短路现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安力莱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吉安力莱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8019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三棱立体电源插座
- 下一篇:一种三向定位约束的电池箱体和托架连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