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清洗单元的蒸发浓缩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79934.5 | 申请日: | 2015-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078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15 |
发明(设计)人: | 王学东;刘益克;郑俊;胡学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沃迪自动化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1/26 | 分类号: | B01D1/26;B01D1/30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林君如 |
地址: | 201506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清洗 单元 蒸发 浓缩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蒸发浓缩系统,尤其是涉及一种带清洗单元的蒸发浓缩 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蒸发器广泛地用于多种物料的增浓处理过程,所述物料处理过程例如: 酒精废醪液蒸发处理、玉米浸泡液蒸发处理、氨基酸类发酵液的浓缩处理、有机盐 或无机盐的浓缩处理等。
经蒸发器蒸发浓缩后的浓缩物料因为粘度较大,通常都是采用螺杆泵等进行 小流量稳定的输送至成品罐中,但是在需要采用蒸发器进行蒸发处理的物料中,一 般都含有一部分可溶性物质及部分悬浮固体。特别是在多效蒸发器中,随着物料沿 着从最上游的“一效”到最下游的“终效”的工艺方向从上游向下游逐步流动,物 料受到不断加强的蒸发处理,从而物料的浓度逐步提高,而同时,蒸发温度逐渐下 降。由于浓度提高、蒸发温度下降以及可溶物化学特性的变化,悬浮固体的浓度会 逐渐提高。特别是在最后一级蒸发器底部,因为物料浓度高,晶体会逐渐析出而附 着在管道上,对于流量冲击大的管道可能还不容易堵塞,但是对于小流量的输送管 路,特别是对常用于输送高粘度浓缩物料的成品料输送管路而言,极易发生螺杆泵 堵塞而导致无法实现输送要求。因而需要经常对蒸发系统进行清洗,但是现有的清 洗管路通常都是采用很多额外的管路与设备,并没有充分利用原有蒸发系统中的设 备,从而导致整个系统变得极为臃肿,设备成本也很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带清洗 单元的蒸发浓缩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带清洗单元的蒸发浓缩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原料罐、蒸发单元和成品罐, 所述的蒸发单元的二次蒸汽排放口还连接冷凝器,二次蒸汽送入冷凝器冷却变成冷 凝水后,再从冷凝器的排水口经冷凝水输送泵排出至外部管路,所述的蒸发单元的 浓缩物料出口还依次连接阀门d、螺杆泵和成品罐,所述的排水口通过管路依次连 接阀门a、螺杆泵和阀门b,并构成清洗螺杆泵的清洗管路,所述的螺杆泵与成品 罐之间还设有阀门c。
所述的排水口还依次连接冷凝水输送泵、阀门e和原料罐入口,所述的冷凝水 输送泵与外部管路之间还设有阀门f。
所述的冷凝水输送泵为离心泵。
所述的阀门c与成品罐进料口之间还设有测量成品料输送管路中浓缩物料输 送速率的流量计。
所述的蒸发单元为由加热器和蒸发器组成的二效蒸发单元,所述的加热器包括 一效加热器和二效加热器,所述的蒸发器包括一效蒸发器和二效蒸发器,所述的原 料罐依次连接一效加热器、一效蒸发器、二效加热器和二效蒸发器,其中,一效蒸 发器的顶部二次蒸汽a出口连接二效加热器的侧部加热口,底部出料口连接二效加 热器入口,二效蒸发器的底部出料口连接成品料输送管路,顶部二次蒸汽b出口连 接冷凝器。
所述的原料罐与一效加热器之间管路上还设有原料输送泵,所述的一效蒸发器 的底部出料口与二效加热器之间管路还设有中间料输送泵。
所述的原料输送泵和中间料输送泵均为离心泵。
系统蒸发工作时,流量计监控进入成品罐的浓缩物料的流量,并设置阀值,
当流量高于或等于阀值时,控制阀门a、阀门b和阀门e关闭,阀门c、阀门 d开启,此时,蒸发器底部出料口排出的浓缩物料正常经螺杆泵输送至成品罐;
当流量低于阀值时,控制阀门c、阀门d和阀门e关闭,阀门a、阀门b开启, 冷凝器底部排出的冷凝水经螺杆泵输送,并对螺杆泵及其附近管路进行清洗;
当系统蒸发工作停止,即原料罐中物料蒸发浓缩完毕时,关闭阀门a、阀门c 和阀门f,开启阀门e,此时,在冷凝水输送泵、原料输送泵和中间料输送泵的作 用下,将冷凝器排出的冷凝水依次流经由原料罐、蒸发单元、螺杆泵和阀门b,并 对整个蒸发浓缩系统进行清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沃迪自动化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沃迪自动化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7993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