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无纺布废品的回收利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79198.3 | 申请日: | 2015-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553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25 |
发明(设计)人: | 赵孝龙;彭军;陶庆丰;赵迪辉;谢彩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安市三江超纤无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B17/04 | 分类号: | B29B17/04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精诚新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5218 | 代理人: | 方惠春 |
地址: | 343000 江西省吉***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无纺布 废品 回收 利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纺布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无纺布废品的回收利用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生产纺粘热轧无纺布的过程中,多采用聚乙烯颗粒料为原料,经螺杆挤出机高温熔融挤出,通过过滤器后再经模头喷丝,形成纤维,在成网机上纤维冷却成网、定型成布,最后在卷绕分切机上绕成卷并将多余的边角切掉。
但是,在准备无纺布的过程中会不可避免地生产出一些不符合要求的废品,若直接将这些废品丢弃则浪费较多的资源,因此,有必要对这些残次品进行回收利用,首先需要将这些残次品进行粉碎处理。现有技术一般采用螺杆挤出机来粉碎,但是容易出现无纺布缠绕在螺杆挤出机上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无纺布废品的回收利用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无纺布废品的回收利用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部设有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所述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均竖直设置,第一转轴上设有第一粉碎刀片,第二转轴上设有第二粉碎刀片,第一粉碎刀片和第二粉碎刀片交错设置,第一转轴与位于壳体上方的第一电机相连接,第二转轴与位于壳体上方的第二电机相连接;所述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下方设有导流板,所述导流板呈漏斗状,导流板的中央处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正下方设有一对粉碎辊,所述粉碎辊上均匀设有若干粉碎齿,粉碎辊由粉碎辊轴支撑;所述粉碎辊下方设有第三转轴和第四转轴,所述第三转轴和第四转轴均水平设置,且第三转轴位于第四转轴上方,所述第三转轴上设有第一螺旋叶片,第四转轴上设有第二螺旋叶片;所述壳体下方设有减震装置,所述减震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开设有凹槽,壳体的底部位于凹槽内,凹槽内设有若干减震弹簧和减震橡胶垫,所述减震橡胶垫位于凹槽的正中央。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三转轴与位于壳体左侧的第三电机相连接;所述第四转轴与位于壳体左侧的第四电机相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之间的壳体上设置有进料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减震弹簧共设有四个,分别布置在凹槽的四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设置有三重粉碎装置,对废品进行有效的粉碎处理,其处理效率高,粉碎质量好;设置的减震装置能够有效减小震动,提高使用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进料口、2-第一电机、3-第一转轴、4-第一粉碎刀片、5-第二电机、6-第二转轴、7-第二粉碎刀片、8-导流板、9-粉碎辊、10-粉碎齿、11-第三转轴、12-第三电机、13-第一螺旋叶片、14-第四电机、15-第四转轴、16-第二螺旋叶片、17-底座、18-凹槽、19-减震橡胶垫、20-减震弹簧、21-壳体、22-粉碎辊轴、23-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
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用于无纺布废品的回收利用装置,包括壳体21,所述壳体21上部设有第一转轴3和第二转轴6,所述第一转轴3和第二转轴6均竖直设置,第一转轴3上设有第一粉碎刀片4,第二转轴6上设有第二粉碎刀片7,第一粉碎刀片4和第二粉碎刀片7交错设置,第一转轴3与位于壳体21上方的第一电机2相连接,第二转轴6与位于壳体21上方的第二电机5相连接;
所述第一转轴3和第二转轴6下方设有导流板8,所述导流板8呈漏斗状,导流板8的中央处设有通孔23,所述通孔23的正下方设有一对粉碎辊9,所述粉碎辊9上均匀设有若干粉碎齿10,粉碎辊9由粉碎辊轴22支撑;
所述粉碎辊9下方设有第三转轴11和第四转轴15,所述第三转轴11和第四转轴15均水平设置,且第三转轴11位于第四转轴15上方,所述第三转轴11上设有第一螺旋叶片13,第四转轴15上设有第二螺旋叶片16;
所述壳体21下方设有减震装置,所述减震装置包括底座17,所述底座17上开设有凹槽18,壳体21的底部位于凹槽18内,凹槽18内设有若干减震弹簧20和减震橡胶垫19,所述减震橡胶垫19位于凹槽18的正中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安市三江超纤无纺有限公司,未经吉安市三江超纤无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7919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