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纺布生产工艺中的有轨卸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78411.9 | 申请日: | 2015-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571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25 |
发明(设计)人: | 赵孝龙;彭军;陶庆丰;赵迪辉;谢彩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安市三江超纤无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11/02 | 分类号: | B65G11/02;B65G65/0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精诚新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5218 | 代理人: | 方惠春 |
地址: | 343000 江西省吉***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纺布 生产工艺 中的 有轨 卸料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纺布生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无纺布生产工艺中的有轨卸料装置。
背景技术
无纺布的生产工艺一般包括,原料(配料)→加热→挤压→过滤→箱体→拉伸→成网热轧→卷取分切→称重→检验→包装→入库。无纺布的前期配料过程主要用到很多的塑料颗粒,所以流通的料体数量相当大,为了生产的需要,员工对这些颗粒料体的搬运与投放耗费了大量的劳动,企业也为此付出了大量的人工成本。现有的颗粒料体均绝大部分是以统一装量的袋装方式包装与运送;在生产过程中,均由工人进行手工的操作,将袋装料粒拆开封口、搬起来,在倾倒下储料槽中,而现有的搬运手段是使用液压拖车,整垛搬运,然后在由工人从成垛的料袋上卸下来,开拆后投放到储料槽中,这样工人就需要对料袋进行卸下与搬运过程,在料体数量巨大时,工人的劳动强度很高,耗用的人工体力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纺布生产工艺中的有轨卸料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无纺布生产工艺中的有轨卸料装置,包括卸料架、移动底座、导轨、固定轴、导料槽、滑道、投料轴、投料轴座、中挡条、上挡条、投料斗和销杆,所述卸料架为方管焊接成的框架结构,卸料架固定在一移动底座上,在移动底座下方设置有与移动底座配合的滑轨,底座的下端设有行走装置;所述框架上方倾斜设置有导料槽,导料槽的底部通过固定轴与卸料架连接,在导料槽顶端设置有投料斗,投料斗与导料槽通过投料轴连接,所述的卸料架上竖排设置有二排固定销孔;所述的投料斗上设置有挡条结构,所述的导料槽底部设置有固定轴,固定轴与导料槽底部固定连接,固定轴的两端与卸料架固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行走装置包括行进电机、第一同步轮、同步带、第一行走轮、第二同步轮、驱动轴、第二行走轮、第二辅助行走轮、第一辅助行走轮、第一轴承座和第二轴承座;第一同步轮、第二同步轮并列设置,行进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一同步轮固定连接,第一同步轮经同步带与第二同步轮连接,第二轴承座、第一轴承座由左至右依次设置在第二同步轮两侧的底座下端,第一行走轮设置在第一轴承座外侧与驱动轴的一端连接,驱动轴上串联连接第一行走轮、第二同步轮、第二行走轮,第二行走轮经第二轴承座外部与驱动轴的端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行进电机固装在底座的底端内部,所述的第一辅助行走轮和第二辅助行走轮分别平行于第一行走轮和第二行走轮并设置在底座底端内部,这样使装置整体在行进时更加稳定,在底座底端内部内还设有一电源装置,该电源装置与行进电机和一遥控装置电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的投料斗为尾部开口式的可上下移动的斗形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在无纺布生产的前期配料过程中可以大大减轻搬运袋装料体的劳动强度,提高料体投放的效率,通过设置移动底座并配合轨道式结构,使得卸料装置的适用场合和稳定性大大增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无纺布生产工艺中的有轨卸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底座内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请参阅图1~2,一种无纺布生产工艺中的有轨卸料装置,包括卸料架11、移动底座5、导轨12、固定轴3、导料槽2、滑道1、投料轴6、投料轴座10、中挡条7、上挡条、投料斗8和销杆9,所述卸料架11为方管焊接成的框架结构,卸料架11固定在一移动底座5上,在移动底座下方设置有与移动底座配合的滑轨12;底座5的下端设有行走装置,该行走装置包括行进电机514、第一同步轮519、同步带521、第一行走轮511、第二同步轮513、驱动轴515、第二行走轮517、第二辅助行走轮518、第一辅助行走轮520、第一轴承座512和第二轴承座516;第一同步轮519、第二同步轮513并列设置,行进电机514的输出轴与第一同步轮519固定连接,第一同步轮519经同步带521与第二同步轮513连接,第二轴承座516、第一轴承座512由左至右依次设置在第二同步轮513两侧的底座下端,第一行走轮511设置在第一轴承座512外侧与驱动轴515的一端连接,驱动轴515上串联连接第一行走轮511、第二同步轮513、第二行走轮517,第二行走轮517经第二轴承座516外部与驱动轴515的端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安市三江超纤无纺有限公司,未经吉安市三江超纤无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7841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控制作用的物料传送装置
- 下一篇:一种超承警报式搬运小坦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