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摩托车警示灯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75858.0 | 申请日: | 2015-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789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1 |
发明(设计)人: | 孙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州黄岩创基模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8/10 | 分类号: | F21S8/10;F21V3/04;F21V5/00;F21W101/02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802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摩托车 警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警示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摩托车警示灯。
背景技术
摩托车、电动自行车等两轮车辆的尾部均设有用于警示作用的后尾灯,因摩托车、电动自行车等两轮车辆具有使用方便、经济实惠及环保等特点,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应用中得到越来越多的普及。
通过检索,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520204761.9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摩托车后尾灯的LED灯管安装结构,但是然后现有的尾灯装置结构单一呆板,灯光放散角度小、距离近,具有灯光死角,警示效果一般,具有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灯光发散距离远、发散角度大,安全性更高的摩托车警示灯。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摩托车警示灯,包括安装在车尾的底座、安装在底座上的内罩、将内罩包裹的灯罩,所述内罩上设置有透光罩,所述透光罩凸出内罩设置,且所述透光罩表面磨砂处理,所述透光罩与所述内罩间通过斜面过渡,所述透光罩上端面中部向内凹陷,所述透光罩上端面中部与外部通过弧面过渡。
通过将透光罩磨砂处理,使得透光罩可散发朝向四面八方的光,当警示灯亮起来后,使得光线散发角度大,不存在光线死角,同时透光罩凸出内罩设置,使得灯光具有立体感,增加美观度的同时增强警示效果,由于透光罩与内罩之间通过斜面过渡,当灯光亮起来时,光会通过斜面散发,增加的光的散发角度,使得灯光警示范围增大,同时由于透光罩上端面向内凹陷,使得光具有层次感,同时使得光到达的范围与亮度有所不同,增加了警示效果,弧面过渡使得灯光具有汇集趋势,防止光过渡散发时亮度不够的问题。
优选的,所述灯罩包括若干倾角不同的平面。
灯罩对灯光起到折射作用,警示灯光的散发范围与灯罩密切相关,将灯罩设置成不同角度的平面,使得灯光通过灯罩折射后照向多个方向,避免出现灯光死角,而造成警示误区,最终引发安全事故。
优选的,所述透光罩的上端面设置有至少一条凹槽。
由于较远距离时,光的警示效果变差,容易引发安全事故,为了避免这一现象频发,在透光罩上设置凹槽,这些凹槽处的光在较远距离时比其他区域的弱,使得远处的人们视觉出现梯度差,在远处人们走动时,在人们的眼中出现闪烁,引发远处人们的警觉性。
优选的,所述透光罩包括设置在内罩中部的主透光罩、设置在主透光罩两侧的副透光罩。
为了避免警示灯出现故障,无法及时维修时引发安全事故,将透光罩设置成主透光罩与副透光罩,当其中一个透光罩出现故障时,另一个透光罩继续正常工作,起到警示作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将透光罩凸出并磨砂处理,使得警示灯光的散发范围大、距离更远,灯光发散距离远,警示效果明显,安全性更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局部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内罩结构视图。
图中,1、底座,2、灯罩,3、透光罩,31、主透光罩,32、副透光罩,4、内罩,5、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如图1和2所示,一种摩托车警示灯,包括安装在车尾的底座1、安装在底座1上的内罩4、将内罩4包裹的灯罩2,所述内罩4上设置有透光罩3,所述透光罩3凸出内罩4设置,使得灯光具有立体感,增加美观度的同时增强警示效果,且所述透光罩3表面磨砂处理,使得透光罩3可散发朝向四面八方的光,当警示灯亮起来后,使得光线散发角度大,不存在光线死角,所述透光罩3与所述内罩4间通过斜面过渡,当灯光亮起来时,光会通过斜面散发,增加的光的散发角度,使得灯光警示范围增大,所述透光罩3上端面中部向内凹陷,使得光具有层次感,同时使得光到达的范围与亮度有所不同,增加了警示效果,所述透光罩3上端面中部与外部通过弧面过渡,弧面过渡使得灯光具有汇集趋势,防止光过渡散发时亮度不够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州黄岩创基模业有限公司,未经台州黄岩创基模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7585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使用工具时的照明带
- 下一篇:一种新型LED壁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