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动车和摩托车用双撑圆球有效
| 申请号: | 201521075802.5 | 申请日: | 2015-12-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397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8 |
| 发明(设计)人: | 张华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华建 |
| 主分类号: | B62H1/00 | 分类号: | B62H1/00 |
| 代理公司: | 台州蓝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29 | 代理人: | 梅安溪 |
| 地址: | 318054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车 摩托车 用双撑 圆球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车以及摩托车配件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动 车和摩托车用双撑圆球。
背景技术
电动车以及摩托车在现今时代是出门代步的一种常见的交通工具。目前传 统的电动车以及摩托车在停放的时候,通过都用电动车以及摩托车的双撑来支 撑以方便停放。这种传统的电动车以及摩托车的双撑,包括双撑的撑杆,在撑 杆上固定有双撑圆球,该圆球为具有一开口的本体。在使用的时候,需要用脚 去踩住撑杆的辅助杆然后停车,但是由于车身的重量较重,在向后拉动车辆停 放的过程中极其的费力,尤其是对于力气较小的人士,如大多数的女士,停放 车辆就显得比较吃力。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停放车辆极 其方便快捷,省时省力的电动车和摩托车用双撑圆球。
为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动车和摩托车用双撑圆球,包括呈管体状的本体,本体的一端口上 设有球形端面,球形端面上设有弧形面,弧形面的两端分别连接球形端面的相 对的两侧;本体的另一端口为开口。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弧形面的中部的宽度分别大于其两端的宽 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弧形面上的两侧边上位置相对应的点、以 及该两点之间连线上的任意点至本体开口的高度均相等。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本体的开口上设有缩口。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缩口与本体之间形成弧形过渡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技术效果为:通过设置球形 的端面,然后在球形的端面上设置弧形面,利用弧形面具有弧形的过渡效果, 这样可以在停放的过程中,使得弧形面与地面呈线接触的方式,则会在停放车 辆的时候,有类似弧面滚动的原理,极其方便快捷,省时省力。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2,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电动车和摩托车用双撑圆球,包括 呈管体状的本体10,本体10优选为圆柱形的管状体或者为锥形的管状体,本体 10的一端口上设有球形端面11,球形端面11上设有弧形面12,弧形面12的两 端分别连接球形端面11的相对的两侧;本体10的另一端口为开口,本体10的 开口上设有缩口13,缩口13与本体10之间形成弧形过渡面14。
上述中的弧形面12的中部的宽度分别大于其两端的宽度。而且弧形面12 上的两侧边上位置相对应的点、以及该两点之间连线上的任意点至本体开口的 高度均相等。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 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 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华建,未经张华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7580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