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利用高压冷剂冷量的天然气脱重烃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75037.7 | 申请日: | 2015-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231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1 |
发明(设计)人: | 邓敏;涂汉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杰瑞石油天然气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L3/10 | 分类号: | C10L3/10;F25J1/02 |
代理公司: | 青岛联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7227 | 代理人: | 潘晋祥;刘雁君 |
地址: | 2640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高压 冷剂冷量 天然气 脱重烃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利用高压冷剂冷量的天然气脱重烃装置。
背景技术
对于从富含甲烷的混合气体中获得液化天然气(LNG)的工业化装置,在混合气进行深冷液 化前均需将其中所含酸性气体组分、水及高碳烃(≥C6)等脱除至液化所需精度,才能保证 液化分离工艺及设备安全稳定运行。目前,国内外对湿天然气进行脱水脱烃应用较为广泛、 技术相对成熟的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低温分离法、固体吸附剂法和溶剂吸收法。其中,采 用固体吸收法脱除天然气中的水和重烃的技术最为成熟可靠,应用范围最广。
采用固体吸收法脱除天然气中的水和重烃时,可采用一段法(用复合床层,一次脱出水 和重烃)或两段法(用两套装置分别脱除水和重烃)。为了将再生气中的重烃分离出来,通常 采用低温分离法。
采用一段法脱水脱重烃的工艺,设备投资较省,但存在排出物无法将水和重烃分开,造 成环境污染和污水处理困难,且无法回收重烃。采用两段法时,为了回收重烃,需要增加制 冷设备(如冷干机等),不仅会增加一次投资,也会增加运行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利用高压冷剂冷量的天然气脱重 烃装置。
本利用高压冷剂冷量的天然气脱重烃装置,包括脱除吸附塔、预吸附塔、再生气加热器、 再生气冷却器、液相冷剂冷却器、冷剂系统、再生气分离器、再生气低温换热器、输入总管、 输入分管、输出管、再生管。
所述脱除吸附塔至少设置两个,所述脱除吸附塔的输入端都与输入总管相连,输出端都 与输出管相连。
所述输入总管连接输入分管,所述输入分管依此连接预吸附塔和再生气加热器,所述再 生气加热器与脱除吸附塔的输出端。
所述脱除吸附塔的输入端都通过再生管与再生气冷却器相连。
所述输入总管和再生气分离器的气相输出端都与再生气低温换热器设置的第一热交换管 相连。
所述再生气冷却器和再生气分离器的输入端都与液相冷剂冷却器设置的第一热交换管相 连。
所述冷剂系统和液相冷剂冷却器设置的第二热交换管都与再生气低温换热器设置的第二 热交换管相连,所述液相冷剂冷却器设置的第二热交换管与冷剂系统相连。
优选的是,所述输入总管上安装有输入流量调节阀,所述输入流量调节阀位于输入分管 和脱除吸附塔之间。
优选的是,所述液相冷剂冷却器设置的第二热交换管与再生气低温换热器设置的第二热 交换管之间安装有冷剂流量调节阀。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利用高压冷剂冷量的天然气脱重烃装置作为制造液化天然气 的LNG液化系统中的一部分,采用了两端法分别脱水、脱重烃,避免了环境污染和水处理困 难,使重烃可回收利用。直接利用了LNG液化系统中的冷剂系统,无需外加冷源,不仅达到 了脱除和回收重烃的目的,节约了运行成本,也省去了冷干机等复杂的制冷设备,减少了设 备投资。
设置多个脱除吸附塔,使用时可交替进行脱重烃和再生,使整个设备可连续不间断作业, 提高了天然气处理的工作效率,也提高了脱除吸附塔中吸附剂的使用寿命。
输入流量调节阀调节分别进入脱除吸附塔和预吸附塔的气量,对脱重烃和再生进行控制, 冷剂流量调节阀调节冷剂降压降温,使整个设备运行可控,使用灵活性强。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利用高压冷剂冷量的天然气脱重烃装置的系统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及其它目的,现结合所附较佳实施例详细说 明如下,所说明的较佳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并非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如下:
如图1所示,该利用高压冷剂冷量的天然气脱重烃装置包括脱除吸附塔1、预吸附塔2、 再生气加热器3、再生气冷却器4、液相冷剂冷却器5、冷剂系统6、再生气分离器7、再生 气低温换热器8、输入总管9、输入分管10、输出管11、再生管12。
脱除吸附塔1至少设置两个,脱除吸附塔1的输入端都与输入总管9相连,输出端都与 输出管11相连。
输入总管9连接输入分管10,输入分管10依此连接预吸附塔2和再生气加热器3,再生 气加热器3与脱除吸附塔1的输出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杰瑞石油天然气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杰瑞石油天然气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7503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