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携的抓合式体征测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74326.5 | 申请日: | 2015-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813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7 |
发明(设计)人: | 潘巍巍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理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A61B5/0205 | 分类号: | A61B5/0205;A61B5/145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精诚新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5218 | 代理人: | 何家富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携 合式 体征 测量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人体体征测量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便携的抓合式体 征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心率和血氧量对人体的健康具有很强的前瞻指示。人类无法直接通过感觉 直接获得这些体征的信息,所以需要由外在设备接触人体进行记录。医学仪器 可用于记录人体相关的疾病信息,但传统的记录检测仪器都相对庞大,操作繁 琐,而可穿戴设备由于随身便携,通过贴合人体实时监测数据,方便人员记录 和获得更多的信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
当前对体征测量的可穿戴设备多是基于手环的形式,如专利:CN204158369U 所公开的便携手环式心率测量器,其可随身佩戴在手腕上,实时测量人体体征, 但由于重力和摩擦的影响,这种长期附着的方式会对人体造成不适,并对需注 意力高度集中的人类活动情形(如双手握方向盘开车,抓住跳绳两端运动)时 产生干扰,因而在需手掌发力贴合物体的人类活动情形中,手环形式的设备并 不适用,但在这种高度精力集中的事件中,人体的心率和血氧等体征信息却有 很高的价值,因此,非常有必要进行实时测量此时的体征信息。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可以在需手掌发力贴合 物体的人类活动情形中测量人体体征,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实时测量且不 对人的注意力形成干扰的便携的抓合式体征测量装置。
为此,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携的抓合式体征测量装置,包括带状的柔 性载体、心率传感器、血氧测量传感器和单片机,所述柔性载体的两端设有粘 扣带,所述心率传感器设在柔性载体的表面,所述血氧测量传感器嵌在柔性载 体表面并下凹形成一凹槽,所述单片机嵌于柔性载体而固定,所述单片机分别 与心率传感器和血氧测量传感器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单片机还连接有可拆卸的存储器。
更进一步的,所述存储器为快闪存储器卡。
进一步的,所述单片机还连接有蓝牙设备。
进一步的,所述凹槽的大小和深度与大拇指匹配。
进一步的,所述心率传感器为光电传感器。
进一步的,所述血氧测量传感器为光电传感器。
进一步的,所述柔性载体为亲肤性材料制成,表面粗糙。
进一步的,所述血氧测量传感器位于心率传感器的左下方。
进一步的,所述粘扣带为魔术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采用粘扣带方式固定,方便部署和拆卸;装置的重力和贴合摩 擦多由被粘贴的物体承担,可提高使用的舒适性,可以在需手掌发力贴合物体 的人类活动情形中实时测量人体体征且不对人的注意力形成干扰,装置结构简 单,可以通过无线的方式发送给可接收信号的手机,通过手机可观察自己的体 征情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子元器件的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便携的抓合式体征测量装置,包括带状的柔性载 体1、心率传感器3、血氧测量传感器4、单片机6和存储器7,所述柔性载体1 的两端设有粘扣带2,本具体实施中,优选为魔术贴,方便固定和拆卸,心率传 感器3设在柔性载体1中间的表面上,血氧测量传感器4嵌在柔性载体1表面 并下凹形成一凹槽5,凹槽5的大小和深度与大拇指匹配,以便测量时,将大拇 指放入凹槽5中进行固定定位,使大拇指与血氧测量传感器4的接触良好,提 高测量精确度,血氧测量传感器4位于心率传感器3的左下方,以便与手型配 合,心率传感器3和血氧测量传感器4位于柔性载体1的同一侧。所述单片机6 嵌在柔性载体1内,存储器7可拆卸设置在柔性载体1上,本具体实施例中, 存储器7优选为快闪存储器卡,心率传感器3、快闪存储器卡7和血氧测量传感 器4分别与单片机6电连接。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心率传感器3为光电传感器,血氧测量传感器4为 光电传感器,柔性载体1为亲肤性材料制成,表面粗糙,提高接触舒适性和防 滑。
进一步的,柔性载体1为可伸缩的弹性体,以便安装在不同尺寸的物体上。
进一步的,所述单片机6还连接有蓝牙设备,用于与移动终端如手机等通 信连接,将测量的体征信息传递给移动终端,方便查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理工学院,未经厦门理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7432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心电监护仪
- 下一篇:一种具有省电切换功能的健康腕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