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减小行星齿轮球面厚度散差的磨球面夹具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74164.5 | 申请日: | 2015-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182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1 |
发明(设计)人: | 田冠军;陈丽峰;刘智华;张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洲齿轮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F23/06 | 分类号: | B23F23/06 |
代理公司: | 株洲市奇美专利商标事务所 43105 | 代理人: | 毛华学 |
地址: | 412000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减小 行星 齿轮 球面 厚度 夹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磨球面夹具,具体涉及一种减小行星齿轮球面厚度散差的磨球面夹具。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行星齿轮的形位公差要求如下:球面公差0.05mm,球面对锥齿的跳动小于0.1mm,锥齿对内孔和球面的跳动小于0.15mm,在磨球面时需以锥齿及内孔同时定位才能保证要求。现有技术中的磨球面夹具采用胀套涨紧内孔,同时用3~6个钢球对锥齿定位,虽然能达到图纸的形位公差要求,但在齿模座上检测球面厚度散差超过0.15mm以上。球面厚度散差大会直接影响装配侧隙变动量,进而影响到装配质量,为此,在磨完球面后入库前就必须进行分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装卸容易、使用方便、定位精度高、能减小行星齿轮球面厚度散差的磨球面夹具。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减小行星齿轮球面厚度散差的磨球面夹具,包括定位盘1、齿模座4、橡胶圈5、拉杆6、调节螺钉8、垫片9、锥度胀块10,在定位盘1的环形凹槽内部设有齿模座4,齿模座4与定位盘1之间用弹垫2和螺钉3固接,在定位盘1的环形凹槽外部圆周上设置调节螺钉8,在拉杆6上设有垫片9和锥度胀块10,在锥度胀块10外部圆柱面的环形槽内设有橡胶圈5。
作为优选方案,夹具通过定位盘1上的连接螺钉7与机床旋转工作台固接。
本实用新型夹具结构简单、制造容易、装夹方便、装卸时间短、定位精度高,齿模座定位保证了球面厚度的一致性,避免了磨内孔工序对磨球面工序的影响,质量稳定可靠,对装车质量有很大改善。
附图说明
图1为行星齿轮局部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夹具的结构组成示意图。
图中:1—定位盘,2—弹垫,3—螺钉,4—齿模座,5—橡胶圈,6—拉杆,7—连接螺钉,8—调节螺钉,9—垫片,10—锥度胀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行星齿轮的形位公差要求如下:球面公差0.05mm,球面对锥齿的跳动小于0.1mm,锥齿对内孔和球面的跳动小于0.15mm。
如图2所示,减小行星齿轮球面厚度散差的磨球面夹具包括定位盘1、齿模座4、橡胶圈5、拉杆6、调节螺钉8、垫片9、锥度胀块10,在定位盘1的环形凹槽内部设有齿模座4,齿模座4与定位盘1之间用弹垫2和螺钉3固接,在定位盘1的环形凹槽外部圆周上设置调节螺钉8,用于校正齿模座,保证齿模座与机床主轴旋转中心同轴。在拉杆6上设有垫片9和锥度胀块10,垫片9用于限制锥度胀块位置,进而使锥度胀块涨紧。在锥度胀块10外部圆柱面的环形槽内设有橡胶圈5。
本夹具通过定位盘1上的连接螺钉7与机床旋转工作台固接。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造容易,装夹简单、使用方便,装卸时间短,定位精度高,齿模座定位保证了球面厚度的一致性,避免了磨内孔工序对磨球面工序的影响,质量稳定可靠,对装车质量有很大改善。
本夹具使用方法如下:先将定位盘通过连接螺钉固定在机床的旋转工作台上,行星齿轮的锥齿部位紧贴夹具中的齿模座的齿槽,行星齿轮的内孔装在锥度胀块上,点动机床按钮拉动拉杆,锥度胀块在拉杆和垫片的共同作用下胀紧行星齿轮内孔,待球面磨削完后,点动机床按钮松开拉杆,橡胶圈和锥度胀块收缩,取下行星齿轮。
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所属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洲齿轮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株洲齿轮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7416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