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大直径加温加压干燥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73760.1 | 申请日: | 2015-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195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1 |
发明(设计)人: | 张子斌;张鹏程;陈青海;李辉武;张俊勇;李明胜;田长林;刘王军;曾向华;陈会来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东进塑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3/52 | 分类号: | B29C43/52;F26B21/02 |
代理公司: | 温州瓯越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11 | 代理人: | 于艳玲 |
地址: | 325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直径 加温 加压 干燥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薄膜加工设备,具体涉及一种大直径加温加压干燥设备。
背景技术
薄膜是一种薄而软的透明薄片。用塑料、胶粘剂、橡胶或其他材料制成。由于其透明、轻便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
传统薄膜加工设备在薄膜加工的需要在压延之后进行冷却,传统的冷却方式多个辊进行传递,延长薄膜的行程,从而使薄膜冷却定型,而这种方式会增加设备的体型,占用生产空间,增加设备造价,为解决上述问题,采用冷却水冷却,而冷却后薄膜表面的水份则需要快速干燥。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快速干燥的大直径加温加压干燥设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包括机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架上依次设置有冷却水槽及干燥机构,所述的干燥机构包括干燥槽、烘箱及干燥辊,所述的干燥辊依次转动设置于干燥槽槽壁上,所述的烘箱位于干燥辊下方,所述的烘箱与干燥辊中间设置有加压板,该加压板上设置有与干燥辊位置相对应的加压孔,所述的加压孔沿干燥辊轴向排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干燥槽使热气不易流失,在其内循环对薄膜进行加热烘干,烘箱则提供主要的热气来源,增设的加压板,由于缩小了烘箱与干燥辊之间的流通空间,故使气流加压,吹于干燥辊的薄膜上,配合大尺寸的干燥辊,使薄膜在较短时间内能够完全干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冷却水槽上设置有传递薄膜的传递辊,所述的冷却水槽内设置有若干个平行设置的热交换管道,该热交换管道内流通有冷媒,所述的热交换管道延伸至机架外与制冷机相联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水冷却薄膜,代替之前的辊传递的冷却方式,占用面积小,缩减设备体积,直接与冷却水接触,冷却速率更快,多个热交换管道使冷却水槽内的水能快速冷却。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冷却水槽设置有冷却板,所述的冷却板将冷却水槽内隔成O形腔,所述的冷却水槽内设置有加速水速的叶轮及驱动叶轮转动的电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O形腔使底部热交换后的冷却水快速循环至冷却水槽上方,合理且快速利用热交换完毕的冷却水,加速薄膜冷却效果,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冷却,加速整体设备的加工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传递辊数量为两个,一个位于冷却水槽内,另一个位于冷却水槽上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个辊的排布使薄膜完全浸入水中冷却,增强冷却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冷却水槽上设置有进水口及出水口,所述的冷却水槽位于进水口和出水口之间设置有循环管道,该循环管道位于冷却水槽外侧且为易散热的薄壁构件,所述的循环管道上设置有水泵。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循环管道使冷却水槽内的冷却水形成双循环,一部分冷却水通过与热交换管道进行热交换降温,另一部分进入循环管道自降温,进一步节省资源,另一方面加速了冷却水槽内的流速,使单位时间内与薄膜接触的冷却水体积增加,加速冷却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进水口相对冷却水槽倾斜向上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倾斜向上的进水口使自降温得冷却水进入冷却水槽上方,与薄膜进行热交换,避免重复循环浪费资源。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干燥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冷却水槽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大直径加温加压干燥设备,包括机架1,机架1上依次设置有冷却水槽2及干燥机构,干燥机构包括干燥槽7、烘箱71及干燥辊72,干燥辊72依次转动设置于干燥槽7槽壁上,所述的烘箱71位于干燥辊72下方,烘箱71与干燥辊72中间设置有加压板73,该加压板73上设置有与干燥辊72位置相对应的加压孔731,加压孔731沿干燥辊72轴向排列,干燥槽7使热气不易流失,在其内循环对薄膜进行加热烘干,烘箱71则提供主要的热气来源,增设的加压板,由于缩小了烘箱71与干燥辊72之间的流通空间,故使气流加压,吹于干燥辊的薄膜上,配合大尺寸的干燥辊72,使薄膜在较短时间内能够完全干燥,干燥辊72可通过薄膜由其他辊带动转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东进塑胶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东进塑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7376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头手电钻
- 下一篇:一种可轨道开模的高精密度全自动油压成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