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可见光通信的信息交互式电梯有效
| 申请号: | 201521073662.8 | 申请日: | 2015-12-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465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9 |
| 发明(设计)人: | 文尚胜;张恒;关伟鹏;陈颖聪;吴玉香;彭星;周云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B66B11/02 | 分类号: | B66B11/02;H04B3/60 |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罗观祥 |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可见 光通信 信息 交互式 电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可见光通信技术,特别涉及一种基于可见光通信的信息交互式电梯。
背景技术
近年来,被誉为“绿色照明”的半导体照明技术迅速发展。与传统的白炽灯等照明光源相比,LED具有低功耗、寿命长、尺寸小、绿色环保等优点。与此同时,LED更具有调制性能好、响应灵敏度高等优势。将信号以人眼无法识别的高频加载到LED上进行传输,进而催生出一门能够实现照明与通信一体化的技术——可见光通信(VLC)。与传统的红外和无线通信相比,VLC具有发射功率高、无电磁干扰、无需申请频谱资源和信息的保密性等优点。
电梯轿厢是电梯用以运送人员和物质的箱形空间,其与电机间的信息交互通过悬挂式的随行电缆进行。由于随行电缆跟随电梯上下运动,高速的来回弯折使其容易老化破损,造成安全事故。老化破损的随行电缆必须被替换掉,而如今随行电缆24芯的控制线价格已经超过28元/米,故随行电缆的制造和维护成本十分高。
为了避免随行电缆的使用,国内外业界提出了各种电梯轿厢电能和信息的非接触式传输方式。其中电能的非接触式传输方式有导轨式和按楼层电站式等。信息的非接触传输方式有无线电波式和无线网络式。采用无线电波或无线网络实现无缆通信的缺点在于其通信信号不安全、产生电磁干扰、远距离传输时功耗大、停电不能正常运作等。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与不足,本实用新型基于可见光通信提出了一种基于可见光通信的信息交互式电梯。将可见光通信应用于电梯实现信息的非接触传输,不仅具有低的安装和维护成本的优点,并且使用寿命长,可靠性高,充分考虑乘客需要,提供了优质的信息交互体验,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可推动新一代电梯的发展。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基于可见光通信的信息交互式电梯。包括电梯轿厢4、曳引轮5、曳引钢丝绳6。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光-wifi通信模块10、光-光纤以太网通信模块20、传输井道3。其中,所述光-wifi通信模块10安装在电梯轿厢4顶部,所述光-光纤以太网通信模块20安装在井道3顶部,所述传输井道3为电梯运行的自由空间。对于信息的上行,信息经光-wifi通信模块10转换调制后发射可见光信号,并经传输井道3传输后到达安装在传输井道3顶部的光-光纤以太网通信模块20,经解调转换后通过因特网传输信息。对于信息的下行,所述光-光纤以太网通信模块20对自因特网接收到的信息进行转换调制处理,以光信号的形式发射,并通过传输井道3中传输至安装在电梯轿厢4顶部的光-wifi通信模块10;所述光-wifi通信模块10对接收到的光信号进行解调转换处理,最终通过移动终端实现信息的接收。
所述光-wifi通信模块10包括:第一可见光通信模块11、第一数据转换模块12和wifi通信模块13,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可见光通信模块11包括第一LED驱动电路111、第一LED灯具112、第一光电检测器件113、第一调制解调模块114。所述第一LED驱动电路111和第一光电检测器件113均与第一调制解调模块114连接,第一LED驱动电路111与第一LED灯具112连接;所述第一可见光通信模块11通过双绞线14与第一数据转换模块12相连接,所述数据转换模块12通过双绞线15与wifi通信模块14连接。
所述光-光纤以太网通信模块20包括第二可见光通信模块21、第二数据转换模块22和光纤以太网通信模块23,进一步的,所述可见光通信模块21具体包括第二LED驱动电路211、第二LED灯具212、第二光电检测器件213、第二调制解调模块214。所述第二LED驱动电路211、第二光电检测器件213均与第二调制解调模块214连接,第二LED驱动电路211与第二LED灯具212连接;所述光纤以太网通信模块23与因特网相连,所述第二可见光通信模块21通过双绞线24与第二数据转换模块22相连接,所述第二数据转换模块22通过双绞线25与光纤以太网通信模块23相连接。
所述传输井道3用于传输光-wifi通信模块10和光-光纤以太网通信模块20产生的可见光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7366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设备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介质、信息复制装置和信息复制方法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设备、信息重放设备、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以及信息重放设备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回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和信息回放设备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装置
- 信息终端,信息终端的信息呈现方法和信息呈现程序
- 信息创建、信息发送方法及信息创建、信息发送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