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眼科专用睫毛剪有效
| 申请号: | 201521073572.9 | 申请日: | 2015-12-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191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1 |
| 发明(设计)人: | 李艳华;李兰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艳华 |
| 主分类号: | B26B17/02 | 分类号: | B26B17/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53000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眼科 专用 睫毛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眼科专用睫毛剪。
背景技术
为了方便手术及预防术后感染的机会,眼科手术前需要将患者的睫毛剪去, 保证手术区域消毒时能够把睫毛根部的细菌彻底清除,保证手术的无菌化进行, 目前剪睫毛时,现有的睫毛剪,一是不能一次性剪下上睑或下睑的全部睫毛,需 要多次操作,而人体眼部是较为精细脆弱的位置,普通的睫毛剪比较尖锐,多次 操作容易误伤患者眼睛;二是脱落的眼睫毛容易进入患者的结膜囊内,给患者带 来痛苦,并增加感染的机会。
发明内容
为克服所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眼科专用睫毛剪,能 够一次性完成剪睫毛的工作,能收纳睫毛,并有效降低患者风险。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眼科专用睫毛 剪,包括上剪板、下剪板和上压板,还包括下压板,所述上剪板的前端设有上刀 口,下剪板的前端设有下刀口,上刀口和下刀口在闭合状态时呈错开咬合构造, 且上刀口相对上剪板呈倾斜状,下刀口相对下剪板呈倾斜状,所述下剪板上位于 下刀口的前面设有限位器,所述上剪板和下剪板的后端通过U型板连接,所述上 剪板和下剪板的两侧设有弹性塑料挡板,所述上剪板、下剪板、上压板和下压板 通过可活动销钉连接,所述上压板分为销钉连接部、指压部,销钉连接部和指压 部呈160-170°夹角,所述下压板设为平板结构。
进一步,所述上剪板、下剪板的外侧面上设有防滑层。
进一步,所述上压板、下压板上设有防滑突起。
进一步,所述弹性塑料挡板中至少有一个与上剪板或下剪板可拆卸。
进一步,所述限位器设为梳齿结构,限位器与下剪板可拆卸连接。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结构简单,限位器可确保眼睫毛剪切的长度, 并防止误伤患者;可以一次性剪完上睑或下睑的睫毛,中间不用重新选择切入点, 或取下剪刀然后再重新寻找位置接着剪,从而降低误伤患者的几率;而且剪下的 睫毛直接进入上剪板、下剪板、U型板和两个弹性塑料挡板围成的空间内,不会 掉入患者眼内,避免对患者造成伤害,进而降低了患者感染几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中1上剪板,11上刀口,12防滑层,2下剪板,21下刀口,3上压板, 31销钉连接部,32指压部,4下压板,5销钉,6U型板,7弹性塑料挡板,8 限位器。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图2、图3所示的一种新型眼科专用睫毛剪,包括上剪板1、下剪 板2和上压板3,还包括下压板4,所述上剪板1的前端设有上刀口11,下剪板 2的前端设有下刀口21,上刀口11和下刀口21在闭合状态时呈错开咬合构造, 且上刀口11相对上剪板1呈倾斜状,下刀口21相对下剪板2呈倾斜状,所述下 剪板2上位于下刀口21的前面设有限位器8,所述上剪板1和下剪板2的后端 通过U型板6连接,所述上剪板1和下剪板2的两侧设有弹性塑料挡板7,所述 上剪板1、下剪板2、上压板3和下压板4通过可活动销钉5连接,所述上压板 3分为销钉连接部31、指压部32,销钉连接部31和指压部32呈160-170°夹角, 所述下压板4设为平板结构。
进一步,所述上剪板1、下剪板2的外侧面上设有防滑层12。
进一步,所述上压板3、下压板4上设有防滑突起。
进一步,所述弹性塑料挡板7中至少有一个与上剪板1或下剪板2可拆卸。
进一步,所述限位器8设为梳齿结构,限位器8与下剪板7可拆卸连接。
在为患者剪睫毛时,可以将上压板3、下压板扭4转到合适的角度,使医护 人员方便看清睫毛根部,然后在一部分刀刃已经开始剪睫毛时,仍可以随时改变 剪切方向,因此可以一次性剪完上睑或下睑的睫毛,中间不用重新选择切入点, 或取下剪刀然后再重新寻找位置接着剪,从而降低误伤患者的几率,而且剪下的 睫毛直接进入上剪板1、下剪板2、U型板6和两个弹性塑料挡板7围成的空间 内,不会掉入患者眼内,避免对患者造成伤害,进而降低了患者感染几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艳华,未经李艳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7357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风力增压高效水力发电方法与系统
- 下一篇:椭圆形尾水管扩流方法及高效发电系统





